润宝医疗网6月3日讯 针对辅助用药管理,国家卫健委再度释放信号。 ▍辅助用药,卫健委再表态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的通知》。 根据绩效考核手册,共55个三级指标(定量50个,定性5个),其中针对辅助用药,国家卫健委也给出了相应的表述。 据赛柏蓝梳理,针对55个三级指标,国家卫健委提出了逐步提高、逐步降低与监测比较三种导向。 比如下面这些指标,就与三级公立医院用药息息相关。 逐步降低的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逐步提高的指标 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 监测比较的指标 辅助用药收入占比 ▍高压后,放缓? 上面8个指标,只有一个指标给出的导向是监测比较,而这个指标恰好是辅助用药收入占比指标,这一点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猜测。 相比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步降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逐步提高这种表述,监测比较的导向性似乎比较模糊,有人甚至向赛柏蓝表示,辅助用药暂时安全了。 其实,有业内人士给出这种观点,也不难理解。 自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后,已经有多地公布了各自的辅助用药目录。 针对辅助用药,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管理办法。比如,日前,河北省发布辅助用药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无指征或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超浓度违反药品使用说明书的医师、药师将实行惩戒,对医师、药师所在科室主任、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对涉嫌不正当销售行为的企业,及时采取限量采购、暂停进药、清退等,对情节较重的,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可以说,由于各地不时传出“关切”的消息,一段时间以来,辅助用药相关企业是风声鹤唳。 而此次国家卫健委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中,确实给了辅助用药不同于此前舆论的态度。 首先,手册这样解释指标导向,所谓指标导向是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供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指标分值时使用,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 其次,辅助用药收入占比也不同于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门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它不是一个国家监测指标。 不难看出,针对辅助用药,国家卫健委并没有给出应该变化的趋势,这至少可以理解为,国家卫健委没有明确要求,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辅助用药占比必须降低。 相反的,各地还可以就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比较的合理基准区间。可以说,在各地有一定弹性空间的情况下,辅助用药各地管理的差异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不同地区之间,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医生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力度都不一样,这时,相关企业可能就有必要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 ▍辅助用药前路 同时,国家卫健委还在手册中明确,辅助用药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品目为准,并给出了辅助用药的定义。 辅助用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在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到,就辅助用药管理,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会建立统一规定的品目。 最后,国家卫健委解读了建立辅助用药收入占比这一指标的意义——加强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明确要求,也是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 不难看出,国家相关部门管理辅助用药主要是控费需求,那就控费这一诉求,一直以来被认为和辅助用药高度相关的中药注射剂能做些什么呢? 日前,人大医药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刘检在接受赛柏蓝访问时说到,首先,从国家大政方针来看,是支持发展中药、中药注射剂的,从中药注射剂临床再评价、安全再评价等要求都可以看到,高要求背后是高希望。 但是目前中药注射剂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主要责任在自身。 “在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中药注射剂出现了一味追求高销量、漫天推广、不断夸大适应症、超科室、超适应症使用等现象,这种行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刘检解释到。 他认为,中药注射剂的前途主要有两点:一是做好基础研究,这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二是做减法,主动收缩战线,不该推广的科室不推广,不能推广的适应症不推广,不能辨证施治的医生主动不让使用。 药品是特殊商品,治疗作用是根本,刘检还形象的比喻到,药企卖的不是面粉、大白菜,并不是越多越好。 最后,他认为,中药注射剂的出路主要是企业自律和政策作为,禁止中药注射剂需要科学依据,将中药注射剂列为辅助用药,也需要科学证据。
(文/小编)
标签阅读: 辅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