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机器人能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发布时间: 2021-08-15 01:59:20      来源:http://来源:科技日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新视野计算机自动化、网络、人工智能已开始淘汰许多工作。现在的情况与工业革命不同,自动化不但给很多日常工作岗位带来了冲击,还影响了很多需要认知和创造能力的工作岗位。那么,机器人会抢人类的“饭碗”吗?英国

    新视野

    计算机自动化、网络、人工智能已开始淘汰许多工作。现在的情况与工业革命不同,自动化不但给很多日常工作岗位带来了冲击,还影响了很多需要认知和创造能力的工作岗位。那么,机器人会抢人类的“饭碗”吗?英国《经济学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但是,《经济学家》也指出,新的“人机协作”将让人更有尊严地工作,也有望获得更多经济报酬。

    生产力进步并不一定导致大规模失业

    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有这样一则未经证实的轶事:小亨特·福特领着美国联合汽车工会(UAW)的主席沃尔特·鲁瑟参观一家新的自动化汽车制造厂,福特汽车公司的这位老板嘲笑沃尔特说:“沃尔特,你如何让这些机器人给你的公会交会费呢?”沃尔特不以为然地回敬道:“亨利,你怎么让它们购买你的汽车呢?”

    这场机辩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指出了任何形式的生产力进步都需要相应的消费力增加来支撑。老亨利·福特笃信此道,他对无休止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决心从未动摇,而且,他坚持给工人付双倍工资,以便工人们能买得起他的汽车。

    对于福特公司来说,这一做法还带来了意外之喜。通过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工资(1914年为日薪5美元),全球最好的工具制造者和机械师全被福特网罗于麾下。这些人带来的技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福特汽车让更多人能买得起。随着福特公司推出其天才型的产品——福特T型汽车,福特公司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生产的汽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济学家们将这作为经典案例,阐明以自动化和创新为形式的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这会导致价格下降、需求上升、就业增加、经济发展。自从19世纪初,这一想法就被经济学家们视为圭皋,然而,那时也发生了一些排斥机器的事件:因为担心机器会让自己失业,英国诺丁汉的纺织工人在英国无产阶级的传奇英雄尼德·路德的鼓舞下,砸毁了当时刚刚买入的自动纺织机。

    当然,的确有人因为机器化而丢了饭碗。但是,如果“路德谬误(其已在发展经济学中变得非常著名)”成立,那么,到现在为止,由于生产率的复合效应,我们都已经失业。尽管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技术落伍的工人变得过剩,惨遭淘汰,但是,过去两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已经证明,所谓生产力进步必然导致大规模失业这一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经济增速不足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技术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现在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一切正在发生,那么,为什么企业的利润已反弹到历史新高后,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呢?自2008年开始的经济大衰退正式结束后至今的两年半期间,美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9%的高位,只比三年前经济最低迷时期的失业率下降了1%。

    在美国,2011年10月份新增的8万个就业岗位并不足以追平失业人口增长的数值,更不用说让2007年到2009年间失业的1230万名劳动力重返工作岗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与工商管理教授劳拉·泰森在克林顿在任时期曾担任美国总统顾问,是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她表示,即使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两倍,接近2005年的月均20.8万个工作岗位的水平,仍然需要十年才能弥补最近的衰退造成的巨大就业缺口。

    对美国目前面临困境的一般解释为:以本季度2.5%(历史平均为3.3%)的年经济增长率来看,经济增速不足以快到能让所有的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泰森等经济学家表示,对公司来说,消费需求显然还未达到能刺激它们重新招人的水平。显然,太多正在节俭度日的美国人需要不断支付账单并为每日的生活精打细算,而不是一掷千金,疯狂购买他们虽然心仪但并非必需的商品。

    技术进步太快让很多工作变得过时

    此番言论虽然言之凿凿,但却没有考虑经济学家们不愿提及的一个关键转变,而技术学家们却就此研究了数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除了萎靡不振的经济环境,美国当前的就业困境还源于一个突然但不可逆转并永远存在的转变,起因并非由于技术进步太少,而是技术进步太多太快所导致。证据不可否认: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和包括机器学习、语言翻译以及语音和模式识别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正在开始让很多岗位变得过时。

    这和自从工业革命后就存在的工作岗位周而复始的此消彼长并不相同,当时,机器开始逐渐取代人、马所提供的强劳动力;而今天,自动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例行性的日常工作,也包括很多需要认知并需要创意的工作。“引爆点”似乎已经到来,从此,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可能取代大量中等收入的“白领”脑力劳动者。

    这将带来巨大的、富有颠覆性的差异。人工智能软件不仅比机械自动化软件更容易安装和运行,还有一个更强的刺激因素在于:脑力劳动者的使用成本比其在车间、生产流水线、柜台和田间工作的蓝领们要高得多。

    从很多方面来看,当前白领阶级面临的困境和一个世纪前的农业工人一样。在1900年,几乎有一半的成年人在田间工作。但随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动采摘机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现,现在,农业只容纳了稍高于2%的劳动人口。

    然而,那个时候,失业的农业工人还能够洗掉泥土,走进工厂工作,赚取更高的薪资,那么,这些白领工人还可以去什么地方呢?媒体理论学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老实说,虽然人们希望技术行业、创新行业和更好的教育质量能提供就业机会,但正如大众所知,很少有新的工作岗位为现在这些即将失业的白领而设。

    律师也可能下岗

    人们通常基于两点来驳斥“路德谬论”:一是机器是人们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二是大多数工人能变成机器操作者。但是,如果这些假设不再适用——当机器聪明到可以自动工作时又会怎样?换句话,当资本变成劳动力时,“路德谬论”似乎也就不那么荒谬了。

    这也是社会批评学家杰里米·瑞弗金出版于1995年的书籍《工作的终结》中的主旨。虽然,此前也有类似的书籍持有这一观点,但瑞弗金预言,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届时,参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的需求量将日益减少。他写道:“在未来几年,更复杂的软件技术将会使整个人类文明更接近于一个几乎不需要人力的世界。”

    这一转变现在已然开始。而且,并不仅仅只有白领工人和中层领导正在被自动化所淘汰,随着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以及制造决定的软件能工作得更好、成本更低,在这场就业浩劫面前,即使专业人士也难以幸免,模式识别技术正在将大量薪资很高的技术工人挤出就业市场

    在美国,一名放射科医生在经历了13年的教育培训和实习后,每年能挣30万美元,他们将首当其冲。不仅因为肿瘤切片和X光片扫描这类工作正以1/10的成本外包给印度的实验室,真正的威胁在于,最新的模式识别软件能以1/100的成本完成大部分工作。

    律师也不例外,智能算法能搜寻法律案件,对案子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机器已经证明,它们能胜任司法分析工作,其成本与人力相比不值一提,而且,它们通常能比人类做得更彻底。

    2009年,硅谷一家软件企业的老板马丁·福特“茅塞顿开”,他注意到,由新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岗位,包括网页代码程序员、手机销售、风力涡轮机械师等,只占就业市场的小部分。虽然新技术的确可以创造出工作岗位,但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也能让工作岗位立马消失。他说:“比如,现在正被外包或被自动化的IT职位,大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技术大爆发期间由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岗位。”

    福特指出,技术和创新推动生产率以指数形式增长,而人类的消费需求则呈线性函数增加。在他看来,在生产力增长还处在指数函数缓慢升高部分时,路德主义的确很荒谬;然而,技术突飞猛进两个世纪之后,生产率的增速已经到达拐点并正沿着指数曲线的垂直部分迅速上升,证据之一是生产力的增速远远超出了消费的增速。

    另外一个证据是,新技术创造新工作的速率赶不上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减员速度,这就使得很多岗位过时。福特指出,在美国经济中大约有40%的工作岗位将或多或少地会被计算机软件来取代。未来十年内,其中的很多岗位可能会消失。福特表示:“机器为了顶替人类,技术需要突破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很多。”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麦卡菲最近的新书《与机器赛跑》中的观点也与福特的分析一致。也就是说,本次经济大萧条后流失的工作岗位可能“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他们也同意,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将是中等收入的知识工人,包括零售业、法律业和信息产业的从业者。但是,他们的观点代表的是象牙塔内而非很多白手起家的硅谷创业者的想法。他们所提议的改革,从原则上来讲,需要得到政客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大力支持。

    与机器和谐共处

    与福特不同的是,布林约尔松和麦卡菲对智能技术给工作市场造成的影响非常乐观,就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些受技术影响最大的人应学会同机器工作,而不是排斥机器。他们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技术进步给脑力劳动者带来更多的将是机会而不是威胁。

    他们以亚马逊和易趣网站为例,这两个网站已经鼓励60多万人通过为全世界各地的顾客设想出各种产品来养家糊口。同样,苹果公司的苹果商店和谷歌公司的安卓网上商店也为那些希望用手机为人们提供产品的人提供了机会。这样的活动可能不会创造出新一轮的造富浪潮,但是,它们可以让很多人购买食物、支付账单甚至大学费用。

    最后,也许路德分子的观点仍是错误的。但是,构成当今工作的本质,即所谓全职的概念将不得不经历剧变。但人之所以成为人,富有想象,拥有感觉,能够学习、创造、适应、改进,有人性同时能主动行动等特性正是他们优越于机器之处,这也是不管机器多么智能也难以企及的技能。

    美国智库未来研究所的负责人玛丽娜·葛毕斯相信,尽管机器可以取代人做很多工作,“它们将增强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完成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如果这种全新的人机关系能再给予人类劳动的尊严和某种形式的经济报酬,那就最好不过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等着我们。”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