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9日刊登的“周日特别策划”揭露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存在的风险问题,引起读者热议。对此,本报记者在深入调查采访后发现,多年来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利弊在医学界已形成正反两方观点,并激烈对峙,那么——
这并不是第一次就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进行论战。早在8年前,网上就流传着有关“近视手术致盲”“近视手术是骗局”等传闻。但随着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深入发展,让很多近视患者摘掉了眼镜,但却无致盲“噩耗”传来,因此争论也就不了了之。
求医者:并不担心手术风险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50万近视人群接受激光手术。激光手术发展30年来,中国有几千万的近视眼人群接受了激光手术。
记者在某三级甲医院眼科门诊看到,候诊室内预约进行近视矫正手术的有8人。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及后遗症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表示:“术后恢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术后保护的好可能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不注意用眼,视力就有可能继续下降。”她透露,手术前,医院会同患者签署一份手术知情同意书。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对于术后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家长们普遍认为“都不是问题”。学生家长常女士表示,很支持孩子做矫正手术。“我儿子正在上大学,我觉得在他毕业前把眼睛做好,对以后工作也会有帮助。”其他几位家长也纷纷表示认同,并表示曾特别针对术后情况进行过咨询。“听说若干年后视力可能还会下降,但我觉得平时多注意,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且如果手术本身存在问题,医院现在也不会做了,我们还是相信大医院的。”常女士对手术非常放心。
支持者:手术安全并发症低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技术已发展近30年,其安全性已得到证明,不能因个别案例否定这项治疗技术。”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首席专家王宁利表示,是否行使这项技术为患者治疗,是每个医生的自由。但是,一项技术是否安全可靠,要从科学角度评判,不能轻易被个人意见和观点左右。
王宁利指出,事实上,只要医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发症概率非常低。“因此,我们不应因噎废食。接受手术的患者也不用太紧张。”
“我不知道报道所说的十多年前的手术是哪一种。最早国内做的是PRK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在角膜表面切缺,而现在做的是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在角膜层间切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钟敬祥教授表示,目前采用的LASIK手术安全性、稳定性非常不错,并发症概率极低,但要严格筛选病人。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LASIK手术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也透露,该院自1994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至今累计手术人数约8万例,手术并发症极少,只有极少数的病例出现近视度数的欠矫或过矫。该中心专家认为,评价一个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做出科学的论断。
反对者:风险较大不大赞同
同样是国内著名眼科专家,谢培英却不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谢培英表示该中心已接待过100多名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失败的患者,“这些失败案例都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眼角膜削太薄之后,患者眼部压力让角膜发生恶性膨出,使眼球向前凸起来后产生的。”谢培英表示,因此手术风险较大,她个人不大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
广东省视光学会名誉理事长、眼科专家甄兆忠介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技术比较成熟,仅广州就有约20家医院开展。“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优点,但在角膜上动手术,角膜组织发生变化,确实会有小部分人出现并发症、后遗症,而且这个并发症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多。”甄兆忠说,目前所了解到的并发症就有干眼症、夜间眩光等,也因此导致该手术呈下降趋势,没有早些年火爆。
不能回避的是,目前,个别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近视手术“变味”了,广告一味渲染其正面效果,而对其风险回避不谈。还有些医生擅自放宽了手术标准,在选择手术对象时急功近利。比如给干眼症患者进行该手术,给不适合立即做手术者进行手术。还有很多医生让手术对象蒙住一只眼睛进行逐个单眼验光,忽略了人类平时是两只眼睛同时看物体,这就导致不能实现最大双眼单视,削弱了视觉的融合立体感,降低了视觉质量。
卫生部开始实施新标准
“每种手术都有它技术上的缺陷,现在还没有一种手术能规避所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可靠安全。”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认为,任何手术能不做就不做,从母体带来的任何器官都是有存在价值的。
专家指出,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者,不得接受手术:眼部活动性炎症;眼周化脓性病灶;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已确诊的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病;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及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等。另外,存在下列情况者,有可能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或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年龄不满18周岁;近视度数不稳定、角膜过薄、近视度数过深、散光严重、角膜弯曲度异常等。
据了解,由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业标准本月1日开始实施。有专家指出,此前这个市场确实比较混乱,个别机构买来设备就开展手术,对患者适应症的把握也不严格……这些乱象很容易增加并发症出现的机会。
据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科副主任杨斌教授介绍,卫生部出台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业标准的目的就是要规范这个市场,约束医疗机构的行为。
这并不是第一次就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进行论战。早在8年前,网上就流传着有关“近视手术致盲”“近视手术是骗局”等传闻。但随着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深入发展,让很多近视患者摘掉了眼镜,但却无致盲“噩耗”传来,因此争论也就不了了之。
求医者:并不担心手术风险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50万近视人群接受激光手术。激光手术发展30年来,中国有几千万的近视眼人群接受了激光手术。
记者在某三级甲医院眼科门诊看到,候诊室内预约进行近视矫正手术的有8人。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及后遗症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表示:“术后恢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术后保护的好可能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不注意用眼,视力就有可能继续下降。”她透露,手术前,医院会同患者签署一份手术知情同意书。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对于术后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家长们普遍认为“都不是问题”。学生家长常女士表示,很支持孩子做矫正手术。“我儿子正在上大学,我觉得在他毕业前把眼睛做好,对以后工作也会有帮助。”其他几位家长也纷纷表示认同,并表示曾特别针对术后情况进行过咨询。“听说若干年后视力可能还会下降,但我觉得平时多注意,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且如果手术本身存在问题,医院现在也不会做了,我们还是相信大医院的。”常女士对手术非常放心。
支持者:手术安全并发症低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技术已发展近30年,其安全性已得到证明,不能因个别案例否定这项治疗技术。”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首席专家王宁利表示,是否行使这项技术为患者治疗,是每个医生的自由。但是,一项技术是否安全可靠,要从科学角度评判,不能轻易被个人意见和观点左右。
王宁利指出,事实上,只要医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发症概率非常低。“因此,我们不应因噎废食。接受手术的患者也不用太紧张。”
“我不知道报道所说的十多年前的手术是哪一种。最早国内做的是PRK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在角膜表面切缺,而现在做的是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在角膜层间切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钟敬祥教授表示,目前采用的LASIK手术安全性、稳定性非常不错,并发症概率极低,但要严格筛选病人。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LASIK手术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也透露,该院自1994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至今累计手术人数约8万例,手术并发症极少,只有极少数的病例出现近视度数的欠矫或过矫。该中心专家认为,评价一个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做出科学的论断。
反对者:风险较大不大赞同
同样是国内著名眼科专家,谢培英却不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谢培英表示该中心已接待过100多名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失败的患者,“这些失败案例都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眼角膜削太薄之后,患者眼部压力让角膜发生恶性膨出,使眼球向前凸起来后产生的。”谢培英表示,因此手术风险较大,她个人不大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
广东省视光学会名誉理事长、眼科专家甄兆忠介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技术比较成熟,仅广州就有约20家医院开展。“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优点,但在角膜上动手术,角膜组织发生变化,确实会有小部分人出现并发症、后遗症,而且这个并发症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多。”甄兆忠说,目前所了解到的并发症就有干眼症、夜间眩光等,也因此导致该手术呈下降趋势,没有早些年火爆。
不能回避的是,目前,个别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近视手术“变味”了,广告一味渲染其正面效果,而对其风险回避不谈。还有些医生擅自放宽了手术标准,在选择手术对象时急功近利。比如给干眼症患者进行该手术,给不适合立即做手术者进行手术。还有很多医生让手术对象蒙住一只眼睛进行逐个单眼验光,忽略了人类平时是两只眼睛同时看物体,这就导致不能实现最大双眼单视,削弱了视觉的融合立体感,降低了视觉质量。
卫生部开始实施新标准
“每种手术都有它技术上的缺陷,现在还没有一种手术能规避所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可靠安全。”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认为,任何手术能不做就不做,从母体带来的任何器官都是有存在价值的。
专家指出,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者,不得接受手术:眼部活动性炎症;眼周化脓性病灶;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已确诊的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病;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及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等。另外,存在下列情况者,有可能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或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年龄不满18周岁;近视度数不稳定、角膜过薄、近视度数过深、散光严重、角膜弯曲度异常等。
据了解,由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业标准本月1日开始实施。有专家指出,此前这个市场确实比较混乱,个别机构买来设备就开展手术,对患者适应症的把握也不严格……这些乱象很容易增加并发症出现的机会。
据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科副主任杨斌教授介绍,卫生部出台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业标准的目的就是要规范这个市场,约束医疗机构的行为。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