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 实习记者白 天)2月8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发布报告称,2011年,卫生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纳入医改重点项目,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普惠制度向人民群众提供,一年来取得了新的成效。
——不断完善标准制定程序和工作机制,建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备案等法规。
——新公布21项食品安全标准。针对6种真菌毒素的28个限量标准、54种农药的118个限量标准等安全使用作出了严格规定。公布《速冻面米制品》、《不锈钢制品》等重点产品标准,制定、指定216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修订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23类,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全国共设置化学污染物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以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点1196个,覆盖100%的省份、73%的市和25%的县,在416个医疗机构主动监测食源性异常病例或健康事件。目前,正在全国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建立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等6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
——认真研究并提出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及其检测方法。将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纳入“黑名单”并明确了临时限量值,现已公布6批“黑名单”,涉及非法食品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
——不断完善标准制定程序和工作机制,建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备案等法规。
——新公布21项食品安全标准。针对6种真菌毒素的28个限量标准、54种农药的118个限量标准等安全使用作出了严格规定。公布《速冻面米制品》、《不锈钢制品》等重点产品标准,制定、指定216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修订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23类,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全国共设置化学污染物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以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点1196个,覆盖100%的省份、73%的市和25%的县,在416个医疗机构主动监测食源性异常病例或健康事件。目前,正在全国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建立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等6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
——认真研究并提出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及其检测方法。将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纳入“黑名单”并明确了临时限量值,现已公布6批“黑名单”,涉及非法食品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