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实施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那么,此举在农村区域反响如何?村民们对中医药是否有需求?村医们又是否有相应的服务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在本地区进行了相关调研。
农民希望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见到中医药的身影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桐庐县富春江、百江、风川3个乡镇10113位村民,调查数据经分析后得出7项结论。
1. 有近九成村民接受过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有69.54%的村民接受过民间沿用的传统风俗保健端午节挂艾条、佩香袋防病,杨梅浸酒除湿等含食疗药膳等饮食起居保健方法,
2. 在询问需求选择时,传统风俗保健(80.54%)、中药服务指导(40.65%)、中医健康讲座(36.50%)等服务在村民中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反映出当前农村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3. 有59.95%的村民听说过中医“治未病”,
4. 对于国家中管局推出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6.64%的村民选择“慢性病中医指导”,而选择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和“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的比例分别为9.10%和11.22%。
5.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中,60.17%村民选择了“老中医咨询”,
6. 农村中喜欢中医药服务的中老年村民占63.66%,
7. 对于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也有相当认识,而且有83.59%的村民表示即使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也愿意接受中医药预防疾病的指导,提示中医药在农村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25%的乡村医生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桐庐县富春江镇、凤川镇、百江镇130名乡村医生。调查得出4项结论。
1. 有81.45%的乡村医务人员对中医药在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认知度较高,这也是在农村推行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一。
2. 对于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适合哪些人群,医务人员对“学龄前儿童”的选择率只有1.54%,与村民的选择率相似,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中,第一项就是“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提示国家推出的项目是否适合,尚有充分、广泛进行调研及实践验证的必要。
3. 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所选择的中医药参与农村公共卫生形式,依次为:为村民讲课(73.08%)、县中医院下乡(68.46%)、发放资料(67.69)%、老中医咨询(66.15%)、设立宣传橱窗(58.46%)、媒体开辟栏目(42.31%),特别是对老中医咨询、为村民讲课和县中医院下乡的选择率比较高,这也体现了农村区域性的特点。
4. 有1/4医务人员认为自己具备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60%以上表示部分具备这项能力,这也是中医药参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术队伍基础。
中医药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杭州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时,记者对参与研究和参加验收的专家分别进行了采访。
一是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古已有之,但一直处于无序状态。调查表明,自古以来中医药就一直在民间参与了防病治病服务,特别是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的传统防病方法,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民间风俗保健方法,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一直为村民所沿用至今。另外,像脉象舌苔的辨识、养生健体的一些传统方法等,都是具有“治未病”功效,也属于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然而,以上方法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未成系统,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到传统医学和民间医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因而没有组织业内人士进行专门的挖掘、整理,形成有序的系统学科。国家近年提出的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对此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契机。
二是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已成为民众需求,但服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与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对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较高,但目前的服务,从内容、方法到形式,是否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却有待实践的验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为例,村民和医务人员对“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和“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的选择率均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业内外人士对这两项的中医药服务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也对其效果持审慎态度,因为中医历来对婴幼儿和孕产妇的保健非常谨慎,特别强调“因人而异”、“因体而异”,强调辩证论治,尤忌“一刀切”。这提示对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出不能操之过急。
三是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需要量化标准,同时应体现区域特色。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项国家政策的提出,则属创新性工作,包括效果的评估、成果的评价以及工作的考核等。因此,应考虑将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新型的医学学科对待,制定相应的学术和技术标准。同时,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还应充分体现区域特点,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人文民俗差异很大,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东部与西部等均有差别,因此应该根据地域性差异,来选择适合当地的服务项目,切忌不分区域地一个模式、一套方法、一种形式推行。
农村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推行难度较大。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既是一项国家政策,又是一项新的学术门类,一项新的跨学科型的新学科,它是传统的中医药学和现代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学术和技术支撑。本次调查虽然显示相当一部分乡村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但并未经过实践证实。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提供服务者具有中西医贯通的知识,具备中医学和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如此,农村技术力量就显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