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贵州百花湖汞污染未致水俣病之谜揭开

发布时间: 2021-08-19 18:14:29      来源:来源:<a href="http://www.jkb.com.cn">健康报</a>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曾发生因汞污染所致的水俣病事件。但经历了与日本水俣湾同样的化工汞污染的贵州省百花湖地区居民却免受水俣病侵袭。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国际合作

  本报讯  (记者李天舒)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曾发生因汞污染所致的水俣病事件。但经历了与日本水俣湾同样的化工汞污染的贵州省百花湖地区居民却免受水俣病侵袭。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国际合作研究,揭开了“高汞污染水库鱼体低汞富集”这一谜团。

  水俣病是由金属汞污染引起的最为致命的公害病之一,主要由于环境中的汞在鱼、贝类等生物体内高度富集,从而导致水产品食用人群出现口齿不清、步态不稳等人体中枢神经中毒症状,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水俣病造成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等地60人死亡。我国贵州省境内的百花湖在1971年~1997年经历了汞污染事件。不同的是,尽管该水库沉积物中无机汞的含量高达38.9/100万,但水库鱼的体内,汞却并没有高出食用水产品汞含量标准限值,当地居民也没有出现水俣病症状。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进行合作,采集了百花湖水体、沉积物、鱼类等样品,分析汞形态含量及相关参数。同时,对整个水生食物链的营养级进行分析确定,获得大量详实的数据,揭开了百花湖鱼体汞含量偏低的原因:一是百花湖流域为卡斯特岩溶地貌,水体pH值为中性偏碱,这种水环境不利于无机汞转化为毒性更强、更易于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甲基汞;二是水库富营养化水平较高,鱼类生长所需的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生物稀释作用导致单位重量的鱼体汞含量偏低;三是以植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食物链短,故甲基汞富集程度较低。

  根据这一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对百花湖治理提出建议,在对水库富营养化的治理中,要同时关注汞的动态变化,以免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下降后,鱼类生长速度下降,可能导致的单位鱼体汞含量上升。该研究论文发表在日前出版的《环境污染》杂志上。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