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璐 对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来说,1月7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他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从卫生部领导手中接过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的奖杯。而此前一夜,他还忙碌在肺移植手术台上。 他说,在获得的所有荣誉和成绩中,这个奖项最值得他骄傲。从无锡肺移植工作起步至今,经历了十年的奋斗与磨砺;在他数个职务以及头衔中,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这个头衔最被他看重。这是代表中国移植领域最高水准的学会,让他拥有更多与国内外移植专家交流的机会。 十年攻关肺移植 陈静瑜在临床肺移植的名气,远比他作为院领导的名气大得多。这样的名气,来得不容易。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安贞医院辛育龄教授开展了中国首例肺移植以来,全国的肺移植工作一直处在徘徊不前的局面。到1998年,全国肺移植开展不到20例,只有两例长期成活。 陈静瑜说,当时,拥有世界顶尖肺移植技术的加拿大多伦多总院开展肺移植年手术量已达到60多例,全世界成功开展的肺移植已有1.5万多例。而当时中国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此。 那时的陈静瑜,只是一名从事医疗工作才十多年的青年医生,却一下子瞄准了这个陌生而又复杂的领域。他认真钻研肺移植的发展与进展,多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加拿大多伦多总院进修学习。带着学成的丰硕收获,陈静瑜回到中国,从此打破了国内肺移植35年来的沉寂局面。 2002年回国后的陈静瑜,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攻关组潜心研究肺移植。在开展数十次动物试验的基础上,2002年9月28日,为一个名叫马年青的患肺气肿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老人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 “这位老人术后生活了7年多。”陈静瑜告诉记者。 在随后的10年时间内,无锡市人民医院共开展肺移植130多例,占全国同类手术的一半以上。年龄最小的仅15岁,最大的75岁。其中,单肺移植70多例,双肺移植50多例。在我国病人术前条件普遍很差的情况下,5年生存率已达到了40%多。接受呼吸机依赖1月~1.5年进行肺移植的病人达到15%,这个比例在国外仅为1.5%。 在陈静瑜心里,有一张“肺移植大事年表”,记录着这么多年一点一滴的努力与欣喜。2003年,他们在国内首次利用同一供体完成两例单肺移植治疗肺气肿;2004年,完成亚洲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2006年,他们研制的肺灌注保存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种灌注液的应用可以使肺冷缺血时间延长到10小时以上,是国内肺移植领域的一大奇迹;2011年,他们在19小时内连续为两例终末期肺病患者实施了“序贯式双肺移植术”,其中一例患者术后18小时就能下床行走,再创亚洲纪录。 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2年,陈静瑜打算全心投入两件大事,一是大力开展“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肺移植工作,二是积极参加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推广工作。 这样的希望,源自于他的一点反思。在工作中,陈静瑜以及他的同行们发现,我国对于肺移植的基础研究和宣传推广还不够。 “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肺移植应该使更多患者受益。但目前很多病人不了解肺移植,往往到临终前才来求助于肺移植手术,因此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是陈静瑜内心的遗憾,他希望通过自己和更多人的努力来得以弥补。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无锡市人民医院就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肺移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开展DCD肺移植3例。 此外,陈静瑜还希望能加强肺移植的国内国际合作。在他看来,这是肺移植事业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未来几年,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将继续与代表世界肺移植最高水平的加拿大多伦多总院的科研技术合作。无论是召开国际会议,还是派遣访问学者、合作开展手术和研究,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的肺移植项目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国内,陈静瑜的团队已经开展了和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器官移植研究所的科研技术合作,并启动了肺移植治疗肺纤维化临床研究和肺纤维化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 过往的一年,让陈静瑜倍感鼓舞。他说,在他的“肺移植大事年表”上,将来还有更多的内容要去记录。 陈静瑜,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肺移植学会会员、国际肺癌学会会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常务理事。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