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那么中医痛经吃点什么?怎么治疗呢?
痛经食疗方有如下:
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
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痛经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鹿胎性温,对经血亏虚、运行不畅,宫冷畏寒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鹿胎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痛经首选的纯天然动物药。
鹿胎:性味归经:温;甘、咸;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益肾壮阳,补虚生精。用于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用法:鹿胎目前常见的剂型有鹿胎膏、鹿胎胶囊、鹿胎素、鹿胎颗粒等。服用可按产品说明书单独服用或配合配伍其他中药。请遵医嘱。
在痛经的治疗上,可以选择的药物很多,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小的有以下几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使用。
艾附暖宫丸:具有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的作用。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口服,一次6克,一日2~3次。
痛经软膏:外用,一日2~3次;取药膏适量涂入脐部,再粘上贴剂;其它患处可直接涂敷。可以活血散寒,调经止痛。
痛经贴: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气血凝滞、小腹胀痛、经期腹痛。
标签阅读: 中医,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