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 静 记者胡德荣)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教授领衔的团队,部分揭示了心房颤动的电学起源和分子起源。他们所开展的《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研究》项目近日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据介绍,心房颤动是心房快速地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属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约有1000万名心房颤动患者,人群中1/5的中风由此引起,而老年人口中1/3的中风由此引起。然而房颤究竟如何发生,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被称为心脏病领域“尚未征服的冰山”之一。对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已经开展了100多年,曾经诞生多种学说,然而没有一种学说可以系统地解释房颤的发生机制。
上世纪末,陈义汉与全球其他研究者同时起步,开始从分子遗传角度探索房颤发生机理。课题组跑遍了近半个中国的村镇乡野,终于在1998年年底,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房颤疾病家系资源,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行研究。此后3年,课题组共采集和分析了9个房颤家系的病例,发现心脏背景钾通道电流KCNQ1-KCNE2增大,可以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又经过多年探索,陈义汉团队先后找到了5个房颤致病基因和1个房颤致病基因座,为掌握房颤发病机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成果写进了20余本国外教科书或专著,并被引入国际诊疗指南。
据了解,探索房颤的发病机制,使通过基因修饰进行基因治疗成为可能;找到基因编码的蛋白,可在粒子层面搞清其电流状态,通过纠正电流来进行治疗。该课题组过去的工作和目前的贡献奠定了中国在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