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郊外新长出的野蘑菇,长沙暮云的李恩惠(化名)夫妇俩忍不住采摘回家食用。不料,10日两人因急性毒蕈中毒(急性菌类中毒)而紧急送医,而李恩惠由于食用毒蘑菇过多还导致肝功能损伤。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昨日提醒,夏季是野生菌类的高产期,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期,医院近期已连续收了多例中毒者,他们多是购买或自行出游采摘野生菌所致。
“以前我们经常采野蘑菇吃,这次总共采了3种蘑菇,回家做汤、清炒,大概做了有两碗。”李恩惠表示,当晚,她和老伴吃完蘑菇后,次日清晨均出现了恶心、剧烈呕吐、持续腹痛和严重腹泻等症状,后被转入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
“考虑患者此前有野生菌食用史,后来又出现了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而李阿姨可能进食毒蘑菇较多且饮菌汤,导致毒素摄入多,在短短3天内出现转氨酶显著升高,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考虑为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据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赛介绍,目前丈夫症状逐步缓解,但李阿姨病情较重,在积极排毒、护肝等对症支持的同时,也在行血液净化治疗。“野生食用蘑菇口感好,但营养价值与人工种植菌类无明显差异,凭外观很难辨别是否有毒,所以很容易发生误食。”王赛提醒,野生蘑菇虽然味美,但很有可能“藏毒”,建议不要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一旦出现毒蕈中毒症状,应尽快排出毒物,如催吐、导泻等,并在#$时间内赶到正规大型医院诊治,同时尽可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
数据显示,全世界毒蘑菇大约250种,我国毒蘑菇约有183种,其中子囊菌11种,担子菌172种,极毒和严重中毒的40余种,使人致命的近30种。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标签阅读: 长沙,野生蘑菇,健康产业,营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