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五个问题需要解决
2015年4月22日,第五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拉开帷幕,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副主任胡建平分别发表了演讲。
王才有说,当前移动医疗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的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有数据显示,我国有接近5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另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根据上海的数据,40%的人在使用互联网来获取医疗信息,获取各种信息,其中77%的是在手机上,比美国还高。
他将移动医疗应用分成五种:居民健康应用、患者健康管理、患者参与医疗、医生知识决策和临床医疗流程。他认为,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存在五个问题需要解决:
(1)叫好不叫座——谁买单 。
(2)量大质不高——解决局部问题 。
(3)数据孤立——不能融入EHR 。
(4)隐私健康——患者不敢用 。
(5)安全风险——医生不敢用。
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王才有认为,需要解决从五个方面着手,分别是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支付体系,操作标准和隐私与安全,这样才能有利于居民健康,让服务可及,提高效益和保证安全。
胡建平:关于移动医疗发展的三个建议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互联网+”,说明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包括移动互联技术在内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生产和服务相结合,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新业态的形成。可以说,这是我们整个业界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互联网+的计划,我们也非常重视,也在着手研究互联网+医疗。因此,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都站在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可以借政策之风把他们吹得更高更远。
移动医疗存在院内跟院外的差别。院内的移动医疗,我们称之为医疗信息化,东西太多了,移动起来更方便,这是医疗的移动。再看院外的移动医疗,它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看非常热火,比如各种掌上应用App。从我们行业的人看这种热火和力量也在对我们形成压力,在倒逼我们进行改革和探索,研究到底如何把院内的移动医疗跟院外的移动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碰撞,以产生新的巨大的力量。
针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我有三个建议
#$,大家还是要对我们的医疗服务产业的特殊性、复杂性有一个认识。不要上来就是颠覆医疗。医疗的本质不能颠覆,很多大会上会谈到机器人,但大部分手术机器人还是人去做的。我特别赞成把“移动颠覆”,什么意思呢?大家别去医院了,少去医院#!好了。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我们用了很多技术,但需要医疗的人还是那么多,技术的应用没有减少去医院的人。我们希望通过移动医疗的广泛使用,可以减少去医院的人,让医院的人不是那么多。习总书记到江苏去视察的时候,说感觉医院一天到晚人满为患。那么,我们希望的是移动医疗可以减少去医院的人的数量。如果有这个作用,这真是了不起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服务模式要改——付费改了,检查改了,很多东西都改了,我们才可以不去医院。
第二,移动医疗的健康发展应符合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无论党中央、还是国务院都对医疗信息化非常重视,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包括移动医疗手段来促进医疗改革的发展,来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卫生服务的便捷性,提高管理的水平。最近,李斌主任接受了一个采访,这个采访中讲到了2020年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目标,提到了“三个一”:
#$个“一”,是我们每个人要有一个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拿着掌上的移动应用去为患者服务,这是#$个“一”。
第二个“一”,是“每人有一个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应用、采集、服务也离不开我们的移动应用。
第三个“一”,是每个人要有一个居民健康卡。这个居民健康卡就是一个移动的介质,未来这个介质还要加到我们个人的数字证书,也是一个个人的身份识别的证书。
第三,还需要很多制度,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的发展。尤其移动医疗新的业态,还需要完善制度来适应这个需要。有些移动医疗的应用需要直接跟生命相关,这种生命的服务是无可重复的。把医疗卫生的特殊性跟一个普通商品的买卖服务等同起来,适合什么消费者法,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误导,也会导致混乱,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服务是不可重复的,也是不能够退换的,有其特殊性。所以对移动医疗应用方面应既有鼓励,也有监管,这样才能促进我们整个移动医疗产业健康的发展。
(来源:医谷网)
标签阅读: 移动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