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人群中各种睡眠障碍发生率持续上升,其中儿童睡眠的质量更不容忽视。由上海新华医院、教育部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沈晓明教授领衔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及其应用”,因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日前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睡眠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有保障机体复原的作用,还有调控体格生长、学习记忆的功能。因此,睡眠关乎儿童健康成长乃至未来国民的素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人类睡眠时间不断减少,各种睡眠障碍发生率持续上升。这一现象激发了学术界对睡眠问题的广泛兴趣,睡眠医学应运而生,我们研究小组从1998年开始从流行病学、儿科学、神经生物学和教育学四个视角开展儿童睡眠跨学科研究。
调查结果
七成以上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研究显示,我国婴幼儿的睡眠行为问题表现突出,超过1/3儿童存在睡眠不规律或不良就寝行为。进入学龄期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睡眠不足的问题,随年龄增长日趋明显。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依次为9.2小时、8.1小时和7.1小时。以我国颁布的《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的中小学生睡眠标准为依据,计算睡眠不足发生率,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与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的同年龄段儿童相比,我国儿童学龄期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少40~50分钟;到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1小时以上。
研究发现
睡眠不足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沈晓明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在对照实验中,通过观察每天两小时的“慢性睡眠剥夺”连续5天对青少年工作记忆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主观嗜睡程度不明显增加时,已出现简单词汇工作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降低。而且这一现象是儿童特有的,成年人在被慢性睡眠剥夺后,会有明显的嗜睡感,但工作记忆水平并不降低。
防范措施
促成“推迟上学”在全国推广
经过变量分析,课题组发现影响我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睡眠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学校课业负担重、不良睡前行为、躯体慢性疾病、家族有睡眠疾病史、睡眠环境差。其中,学校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危险因素。考虑到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缓解,项目组认为,推迟上学时间是现阶段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的适宜措施。2007年项目组在研究的基础上,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推迟上学时间是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的适宜举措并被采纳。上海市小学和初中的早晨上学时间从7:30~7:45分别调整到8:15和8:00。2010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发布简报,介绍上海的经验。2011年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儿童睡眠健康”座谈会,将该实施方案向全国推广。
在项目研究的推动下,沈晓明课题组还出版了国内首本儿童睡眠障碍专业书籍《儿童睡眠与睡眠障碍》,填补了国内儿童睡眠障碍参考书籍的空白;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 收录论文10篇,其中包括国际睡眠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Sleep(IF 5.4),排名第二的学术期刊Sleep Medicine (IF 3.7),国际儿科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二的学术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IF 4.2)。
儿童睡眠研究五个创新点
1.在全国9省市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样本量30250)各年龄段儿童睡眠与睡眠问题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系统评估了我国儿童的睡眠状况,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睡眠习惯、睡眠质量、常见睡眠问题发生率等基础性数据,填补了我国儿童睡眠基础资料的空白,揭示了儿童睡眠不足与睡眠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发育阶段性和多维性特征,发现课业负担过重和上学过早是导致儿童睡眠不足的高危因素。
2.以肥胖和学习记忆功能为切入点,揭示了中国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肥胖的高危因素,并描绘出睡眠和肥胖的相关性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呈现的不同曲线特征,其中学前儿童睡眠与肥胖的线性关系为国际上首先报道。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凸显了儿童慢性睡眠不足预防的重要性。
3.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系统,探索了睡眠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内在神经生物机制,提出GAP-43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参数与睡眠对学习记忆功能突触前调控,慢性睡眠剥夺后大脑通过前额叶代偿性激活以维持复杂工作记忆功能等学术观点。
4.首次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引入国内,采用标准化程序制定中文版CSHQ,并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增加了有关睡床方式题项。研制出国际认可的儿童睡眠标准化评估工具并被推广使用,规范了国内儿童睡眠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推动了国内儿童睡眠医学的研究。
5.前瞻性评估了推迟上学时间对儿童睡眠健康的影响,制定了保障我国中小学生睡眠“质”与“量”的适宜干预策略,推动上海市出台了推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的政策,并由教育部在全国推广。至此,该项目实现了通过研究推动政府决策,保障儿童健康的转化医学过程。
睡眠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有保障机体复原的作用,还有调控体格生长、学习记忆的功能。因此,睡眠关乎儿童健康成长乃至未来国民的素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人类睡眠时间不断减少,各种睡眠障碍发生率持续上升。这一现象激发了学术界对睡眠问题的广泛兴趣,睡眠医学应运而生,我们研究小组从1998年开始从流行病学、儿科学、神经生物学和教育学四个视角开展儿童睡眠跨学科研究。
调查结果
七成以上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研究显示,我国婴幼儿的睡眠行为问题表现突出,超过1/3儿童存在睡眠不规律或不良就寝行为。进入学龄期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睡眠不足的问题,随年龄增长日趋明显。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依次为9.2小时、8.1小时和7.1小时。以我国颁布的《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的中小学生睡眠标准为依据,计算睡眠不足发生率,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与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的同年龄段儿童相比,我国儿童学龄期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少40~50分钟;到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1小时以上。
研究发现
睡眠不足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沈晓明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在对照实验中,通过观察每天两小时的“慢性睡眠剥夺”连续5天对青少年工作记忆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主观嗜睡程度不明显增加时,已出现简单词汇工作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降低。而且这一现象是儿童特有的,成年人在被慢性睡眠剥夺后,会有明显的嗜睡感,但工作记忆水平并不降低。
防范措施
促成“推迟上学”在全国推广
经过变量分析,课题组发现影响我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睡眠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学校课业负担重、不良睡前行为、躯体慢性疾病、家族有睡眠疾病史、睡眠环境差。其中,学校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危险因素。考虑到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缓解,项目组认为,推迟上学时间是现阶段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的适宜措施。2007年项目组在研究的基础上,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推迟上学时间是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的适宜举措并被采纳。上海市小学和初中的早晨上学时间从7:30~7:45分别调整到8:15和8:00。2010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发布简报,介绍上海的经验。2011年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儿童睡眠健康”座谈会,将该实施方案向全国推广。
在项目研究的推动下,沈晓明课题组还出版了国内首本儿童睡眠障碍专业书籍《儿童睡眠与睡眠障碍》,填补了国内儿童睡眠障碍参考书籍的空白;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 收录论文10篇,其中包括国际睡眠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Sleep(IF 5.4),排名第二的学术期刊Sleep Medicine (IF 3.7),国际儿科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二的学术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IF 4.2)。
儿童睡眠研究五个创新点
1.在全国9省市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样本量30250)各年龄段儿童睡眠与睡眠问题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系统评估了我国儿童的睡眠状况,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睡眠习惯、睡眠质量、常见睡眠问题发生率等基础性数据,填补了我国儿童睡眠基础资料的空白,揭示了儿童睡眠不足与睡眠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发育阶段性和多维性特征,发现课业负担过重和上学过早是导致儿童睡眠不足的高危因素。
2.以肥胖和学习记忆功能为切入点,揭示了中国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肥胖的高危因素,并描绘出睡眠和肥胖的相关性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呈现的不同曲线特征,其中学前儿童睡眠与肥胖的线性关系为国际上首先报道。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凸显了儿童慢性睡眠不足预防的重要性。
3.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系统,探索了睡眠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内在神经生物机制,提出GAP-43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参数与睡眠对学习记忆功能突触前调控,慢性睡眠剥夺后大脑通过前额叶代偿性激活以维持复杂工作记忆功能等学术观点。
4.首次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引入国内,采用标准化程序制定中文版CSHQ,并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增加了有关睡床方式题项。研制出国际认可的儿童睡眠标准化评估工具并被推广使用,规范了国内儿童睡眠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推动了国内儿童睡眠医学的研究。
5.前瞻性评估了推迟上学时间对儿童睡眠健康的影响,制定了保障我国中小学生睡眠“质”与“量”的适宜干预策略,推动上海市出台了推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的政策,并由教育部在全国推广。至此,该项目实现了通过研究推动政府决策,保障儿童健康的转化医学过程。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