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 正文

医疗卫生事业需要人文回归

发布时间: 2020-04-23 14:59:37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肖擎 研读方案,可以发现,“人”的主体性在医改第一原则中高度显现,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医改新方向的大前提和大背景。 《意见》在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原则的规定中首先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

肖擎

研读方案,可以发现,“人”的主体性在医改第一原则中高度显现,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医改新方向的大前提和大背景。

《意见》在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原则的规定中首先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任何医疗制度的变革,都是对人类自身健康关注的结果,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意义。中国重启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当然要解决纷繁复杂的医疗问题,在具体操作方式上也要寻求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新医改是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再造,是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深层次改革。整体格局上的调整,关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走向,我们秉持何种精神,坚守何种价值立场,都在新医改方案呈现的广阔认识空间之中。

2400多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创立“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一定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这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职业道德。而中国的《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也都有类似的规约。这些规约体现着医疗的人文精神,因为人文内涵的浸润,医学才不至于被技术割裂,不同地方的人们从事这个职业,不论医学形态如何发展变化,都有一些基本的人文因子,使医疗成为守护人的生命健康的稳定力量。

但今天我们身处的现实正在偏离这样的方向。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早已显露,不少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客观而论,这些问题既包括国际性的普遍问题,也包括中国特殊国情之下的问题。从国际范围看,药品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明显,医学作为一种科学,追求技术上的精进的倾向趋于明确,重视疾病,重视器官,而不重视一个人的整体,人文内涵的缺乏可能是一个共性问题。从我们自身来看,更主要是因为医疗改革长时期“市场化”,公共医疗日益逐利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医疗不足与过度医疗的问题同时存在,职业道德滑坡,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难题出现,这些也使得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主体身份越来越暗淡。

立基于现实,我们必须重申一种主张,医学是“人学”,不是简单的器官学,也不是简单的疾病学,医疗卫生事业在投入加大、技术升级、产品换代的进步之中,更加需要人文回归。任何与“医”有关的语词,都带有浓烈的人文意味。医院、医生、医学、医疗,带给人们的感受应是温暖和抚慰,而非恐惧和不信任。如果说我们过去讲医疗的人文情怀,可能只是医德医风层面的问题,现在,医疗的人文内涵则包括在面对生命时,我们抱持什么样的考虑,人是作为工具还是作为生命个体看待,人是欺骗和伤害的对象,还是高贵的主体,我们对生命是否抱有敬畏的信仰与虔诚。

医疗卫生事业是人的事业,仅有医疗卫生体制本身可能还不够,它还需要根植于内心的素养,需要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需要把“人”作为医疗事业的最高目的,惟其如此,医改才能成功,人们才有幸福可言。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