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时刻备战应对未知病原体

发布时间: 2020-04-24 13:34:02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徐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艾滋病和传染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领域专家组组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

  徐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艾滋病和传染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领域专家组组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973”计划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题专家组成员。  
 
  “不是在迎战 就是在备战”。可以说,这是对徐建国及其团队工作最贴切的描述。这里的“战”,是指不知会在何时、何地发生的何种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突发疫情的实验室诊断,是传染病应急防控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体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重大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明确病原体,就可为控制疫情赢得时间,挽救生命,减少死亡,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 

  能够引发不明原因疫情的病原体很多,而我国研究病原体的队伍很小,研究病原体的种类也很少。为了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在我国发生的重大不明原因疫情的病原菌,徐建国提出了发现新病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指导和推进新发、突发、不明原因疫情的实验室调查工作的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了罕见病原菌检测技术储备,应对在我国可能新出现的病原菌;建立了中国病原菌分子分型网络,发现和追溯发生变异的病原菌,发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建立未知病原体检测、诊断技术体系,应对在世界范围第一次出现的病原菌。

  徐建国主持完成了9起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提高了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的科技水平和控制效果。通过这些工作,在我国发现了两种新发传染病:1999年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我国南方某地引起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06年在我国某地引起医院感染。发现了3种发生变异的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病原菌:发现脑膜炎萘瑟菌4821序列群2003年在我国出现,以C型血清群为主要表现形式,发病省份迅速增加,形成具有世界流行潜力的第7大克隆群;发现福氏志贺菌Xv血清型2000年在我国第一次出现,迅速成为优势血清型,提醒志贺菌疫苗的使用和发展策略需要调整;发现猪链球菌变异为序列7型后毒力增强,2005年在四川造成39人死亡。

  在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方面也有3点主要发现。1.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人传人。2.提出猪链球菌二阶段致病理论。发现发生了变异的序列7型猪链球菌,在进入人体后4小时就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休克和死亡。3.发现大肠杆菌O157:H7,可通过携带病原菌的经济动物进入广大农户,污染了环境,并造成大范围流行。

  在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和广州市CDC合作,发现2004年1月份在广州某野生动物市场检测的近百只果子狸,全部携带SARS病毒;而其他14个省市采集的人工饲养的1400余只果子狸,无一携带SARS病毒。2006年2月对广州市人感染禽流感的调查发现,少数菜市场的禽类可携带着禽流感病毒,但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以非常低的几率感染顾客。

  徐建国及其团队发表和合作发表了280余篇论文,包括SCI论文76篇。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造世界先进的细菌性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我国细菌性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的第一代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了早期发现暴发、挽救生命的目的,但还远远达不到应对传染病疫情国际化的要求。中国细菌性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技术体系,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争取能够发展新的技术,融汇临床、流行病学、地理、生态、气象、基因组、耐药性等众多领域海量信息,实现对传染病实时预警预测,精确制导防控。

  展望未来

  开展新病原学的研究,应对未来的挑战。有关新病原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在国际上也处于起始阶段。我们应该开展对国内外新发现病原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加强学科间的交叉,通过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学科的交融,重点完成发现新病原、判断新病原与疾病流行的关联度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预警等核心任务,进一步弥合传染病防控、临床救治、基础研究三大系统间的“缝隙”,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提倡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发现新病原、研究新病原、预防和控制新病原的能力,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