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些疾病引发的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随着对这些疾病的深入研究,涉及微血管病变的微循环专业,越来越走进人们的视野。
我国研究较早但进展缓慢
在早些时候,我们对微循环专业的认识不是很到位。上世纪80年代,修瑞娟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微循环研究工作时,发现了微循环的一些独特作用,掀起了国内外研究这一领域的热潮。可以说,我国微循环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近二三十年来,微循环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进展缓慢。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受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限,认识上也不太到位。传统观点认为,微循环就是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等,是反映人体微小血管的循环状况;检测手段也比较简单、粗略,如看手指、舌苔等。在临床上,我们对微循环的重视也仅限于对休克患者的抢救。如医生通常知道,抢救休克病人不能只考虑血压问题,还要考虑微循环状况的改善,过去一直主张用654-2扩张微血管、干预微循环。
其实,微循环虽然是指循环系统的最末梢血管,但并不是简单地仅指血管,而要考虑其功能,包括组织器官代谢等。要与重大疾病的病理过程联系起来,对这一领域的深刻认识有望为临床提供突破性进展。
随着临床技术的日新月异,微循环在人体很多疾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给临床带来困惑。例如,冠脉介入手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心内科医生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支架后,虽然中等大小的动脉再灌注成功,残余狭窄很轻,但由于心肌微血管损伤和灌注障碍,该缺血区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最终导致心功能不能得到相应改善,即出现“无复流现象”。为提高这类患者的治愈率,很多医生开始关注并研究心肌微循环障碍原因。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不仅会发生大血管并发症,还会有小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烧伤领域也经常要涉及微循环问题。此外,还有微血管病,这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排CT、磁共振的出现,可以让我们看到细小血管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微循环虽然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它提供了一个综合平台,把相关疾病结合起来,从重症医学到烧伤医学,从外科到内科,从基础到临床,是一个很好的交叉领域。在这样的平台上深入研究,有可能揭开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获得突破性进展。
推动专业发展可分四步走
如何让微循环这一领域发展?我建议分几步走。
第一步: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有兴趣了才会深入地研究下去。
第二步:与防治重大疾病相结合。目前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压力很大,且刻不容缓。我们在财力资源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并一定要有临床医师的参与,即基础和临床结合。只有临床参与进来,研究才有生命力和驱动力。
第三步:在方法学上寻求突破。
第四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开展积极有效的学术活动,促进交流。这个领域既然是交叉学科,涉及面很广,如临床方面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神经内科、老年科、血液科,以及烧伤和重症医学等;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病理生理、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我强烈地感受到,把大家结合在起来,共同探讨和交流,才能推动这个领域向前发展。
(本报记者吴卫红 刘 洋 程守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