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约定,上午10点多,记者再次来到了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透过全科诊室的门口,记者看到了单大玲正在全神贯注的给患者量血压。家住六里屯附近的高阿姨对记者说:“单医生人好、有耐心,比起到那些大医院之后受到的‘礼遇’,我更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
耐心的社区医生
就如高阿姨所言,如今以预防、控制慢性病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这里的医生对患者态度特别好,我有一年的时间不去大医院了,经常来这边(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阿姨说。
单大玲,祖籍河南南阳,后随爱人转来京被分配到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现任该中心副院长。单大玲告诉记者,她本科学习的是中医专业,后经深造学习,如今是中心的中西医结合全科主治医师。高阿姨所说的单医生人好、有耐心是说有时候患者很不耐烦的时候,单大玲依然能够平心静气、细心的为患者看病,这份真诚让每一个被她接诊过的患者都很感动。
单大玲正在给高阿姨量血压
信息化与社区卫生工作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来说,工作总是繁杂的。他们所面对的人群也大多是慢性病患者,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年纪大,行动不便,对一些事情有时难于理解。信息化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该中心开始为来中心就诊的各个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在该中心,记者记了一下时间,医生详细资讯每一个项目,每建立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大约要花费7分钟左右的时间。“有时候,有的老年人会等不及,认为我们工作磨蹭,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档案。但我想社区卫生工作要扎实,这一份一份的健康档案总结起来就是每个居民的健康信息,这为我们将来做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很坚实的信息基础。”单大玲说。
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开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只不过那时都是纸质的,存在查找困难、容易损坏等问题。现在有些居民的档案建立我们就要根据纸质的档案进行录入,这个过程比较辛苦。对于未经纸质录入的,每来一位就诊者,我们就录入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确实有些耗时,但也是值得的。”单大玲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许多社区居民的尊重。
单大玲为患者开处方
谈到信息化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单大玲说:“我做医生,但也是管理人员,所以会涉及到一些管理工作。有了信息化,我可以检查前面医生的工作,比如看了什么样的病人,开了哪些药,看一个病人的时间是多长等等。离开了信息化,这些工作是难以进行的。”
对未来卫生信息化的期待
单大玲表示,之所以每个工作日都要出诊半天,是因为不愿意丢掉本来的专业。现在虽然每天为患者看病很累,但也感觉很充实。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的所有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还没有实现联网。“希望将来中心与中心之间,中心与医院之间,都能联网并共享信息。这样既可以节省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重复建立健康档案的时间,能够让医生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也可以方便患者在不同的中心和医院之间就诊。”单大玲对未来的卫生信息化充满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