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输血安全 始于观念更新

发布时间: 2020-04-25 09:38:42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胡丽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检验系主任,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现任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检验学

  胡丽华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检验系主任,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现任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检验学会常委,湖北省检验学会主任委员等。 
 
 
 
 
  世界卫生组织为输血安全提出了三大战略,即挑选安全的献血者、严格筛查血液以及临床合理用血。挑选安全献血者首推无偿献血,这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性高于有偿献血者5~10倍,而且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更为安全。所谓重复献血者(或称低危献血者)是指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保持每年献血一次的人。

  严格筛查血液则是排除病毒阳性血液,避免携带病毒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而使受血者感染,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

  临床合理用血就是只给确实有输血指征的病人输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摒弃错误输血观念,大力开展成分输血,提倡自身输血。

  聚焦最新输血观念

  全血不全  以前的老观念认为输血就是输全血,认为全血中包含所有的血液成分,其实不然。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因此,全血并不全。另外,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不足一个治疗量。

  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陈旧的输血观念认为输血越新鲜越好,恨不得要输刚抽出来的热血。其实不然。现代输血不仅提倡成分输血,而且提倡输注保存血,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这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中不能存活。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的血液中存活不超过48小时,而疟原虫则保存两周可部分灭活。输注保存血还能有充分的时间对血液进行仔细检测、严格筛查,因此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  尽量减少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已成为现代输血的新观念。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物,一些与输血相关的病毒可通过白细胞的输入而感染受血者,如巨细胞病毒、HIV等。临床上输注含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常可引起多种输血反应,包括发热、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提倡给患者输注白细胞过滤后或少白细胞的成分血更安全。

  输血有风险  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输血可能传播多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窗口期等原因。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患者后直到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标志物前的这段时期。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已存在病毒血症,但病毒标志物检测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HCV抗体、HBsAg的窗口期分别为22天、70天和56天。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病毒、梅毒、疟疾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是对输血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病原体。目前经输血传播的病毒包括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B19、西尼罗病毒等。由于病毒在各种血液成分中分布不均,因而传播病毒的危险性并不一样。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较安全。

  输血还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如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等。

  应摒弃陈旧的错误输血观念,包括营养血、人情血、安慰血,只给确实有输血指征的患者输血。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提倡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从而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亲属间输血不安全  有人认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间输血后并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大得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则把受血者的淋巴细胞辨认为非己,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一种严重的输血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90%以上。因此,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直接提供的血液。

  大力提倡自身输血

  目前临床血源紧张、血液短缺,择期手术输血时应优先向患者推荐自身输血。这不仅可以节约血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同种异体输血、避免输血传播性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开展了自身输血。目前这些国家的自身输血量高达输血总量的30%~40%,而我国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自身输血也就是俗称的血液银行,是指术前患者将自己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时应用。自身输血主要分为三种:贮存式、稀释式、回收式。稀释式和回收式自身输血一般在手术室进行,贮存式自身输血则由输血科实施。目前我国自身输血率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宣传不够,患者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

  这些年,通过《献血法》的颁布,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实施,输血较以前安全了许多,输血传播病毒的几率已降到很低,但输血安全仍然不容忽视。

  输血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要不断宣传临床输血新观念,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大力开展成分输血,推广自身输血,全方位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争取早日与国际先进输血水平接轨。

  (黄冬香  陈凤花  涂晓晨整理)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