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流传着“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昨天,北京市食药监局对本市45个紫菜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蓄意使用废弃塑料制成紫菜的问题应该不存在。
送检样品来自于本市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商超、便利店、食杂店和农贸市场,共计购买来自25家生产企业涉及22个不同品牌的紫菜样品35个。再加上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自行采购的5个紫菜样品,以及部分食品安全信息员采购的4个和门头沟区热心群众送来的1个紫菜样品,本次检验紫菜样品共计45个,另有3个塑料薄膜样品。
分析结果显示,紫菜和塑料袋断面微观形貌具有明显差异。从光谱图看,不同品牌紫菜样本红外光谱图相似度较高,在1643 cm-1和1539 cm-1附近具有蛋白特征吸收峰,而塑料袋在以上波段均无特征吸收峰。从成分看,紫菜中都检出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富集了较高的有机砷、磷和钙元素;在塑料袋中未检出蛋白质和氨基酸。
市食药监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卫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根据监督抽检数据库统计,近3年本市共抽检紫菜样品278个,检测了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柠檬黄、日落黄等着色剂,铅、无机砷、甲基汞等重金属,多氯联苯、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致病菌、霉菌等近30个项目,有3个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8.9%,不合格因素是2个样品铅超标、1个样品二氧化硫超标。目前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标签阅读: 紫菜,氨基酸,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