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探寻神经疾病发病下降拐点

发布时间: 2020-04-25 16:51:13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并参与了国家“973”、“863”、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

  贾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并参与了国家“973”、“863”、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共计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16项。 
 
 
 
 
  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这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每年吞噬着成千上万的生命,消耗着惊人的社会资源。如何有效防控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疾病,尽早找寻到发病率、病死率下降的中国拐点,是摆在我国神经内科领军人物贾建平教授和同道面前颇为艰巨的任务。

  痴呆发病浪潮将临

  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以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中,高发病率和低认知率这一对矛盾是眼下医生、患者以及整个社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建平

  

  在贾建平教授看来,身处巨变中的中国,自己和同道肩上的担子总是沉甸甸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疾病谱的巨大变化需要医生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更要正视严峻的现实,潜心摸清疾病底数,进而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控战略进行深入思考。贾建平教授表示,底数不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疾病防控的主要瓶颈,一些传统上认为是西方高发的疾病事实上在中国也同样不少见: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一直被认为偏低,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却明确指出,中国人同样属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大国。类似的,贾建平教授领衔完成的痴呆相关研究也首次摸清了国人痴呆的发病状况,其结果同样出乎意料。

  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D)等种类。贾建平教授及其团队近期完成的中国老年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调查,就我国北京、长春、郑州、广州和贵阳五个地区城乡65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目标人群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6069名来自城镇社区和4180名来自农村社区的老年人参与了本次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痴呆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在城镇人群中,65 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以及主要病种AD、VaD的粗患病率分别为4.38%、2.43% 和1.59%;而在农村人群中,痴呆、AD 和VaD的粗患病率则分别为6.24%、4.35%和1.36%。

  而作为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轻度认知障碍(MCI)则是未来发生痴呆的高危群体。在城市和农村人群中, 高龄均是MCI 及所有亚型的危险因素, 高教育水平是保护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等增加总MCI的风险,未发现吸烟、饮酒等与MCI 及其亚型的关系。

  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贾建平教授指出,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合起来大约占中国老年人群的23%,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常见病、多发病!调整此前对其患病率的过分乐观估计,尽早找寻新的防控策略已刻不容缓。而与如此高的发病率相对应的是,门诊就诊率却不高。贾建平教授牵头的中国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痴呆现患率调查结果表明,在大于65 岁就诊人群中,痴呆门诊标化现患率为3.26%,其中AD 为1.69%,VaD 为0.86%,混合性痴呆为0.38%,其他类型痴呆为0.33%。痴呆的门诊现患率低于社区人群患病率,反映了大量痴呆患者未到医院就诊的现状,提示中国痴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不容乐观。中国未来可能迎来痴呆高发的浪潮,这早已不再是耸人听闻的奇谈了。

  学术发展作为先导

  探索防控策略转型  

  事实上,像痴呆这样高发病率与低认知率并存的神经系统疾病并非个例,扭转这一现状需要靠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队伍建设两条腿走路,探索防控策略的转型,为最终宏观战略的调整奠定基础

  ——贾建平

  

  贾建平教授指出,中国神经病学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战略思考上,需要做好两件事:推动学科发展做强做大,在本土化数据、指南、学组、成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通过完善和健全中国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制,培养神经病学临床专家和研究型学者。由他牵头起草的中国神经内科医师培养标准,直接瞄准国外成熟的专科医师培养体系,要求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应首先接受3年住院医师训练,包括1年大内科轮转和两年神经内科专科培训。为此国内已先后建立了多个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几年来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神经内科青年医生,同时也吸引更多内科研究生加入神经内科医师队伍。这种从根本上对医生培训和培养方式的转变,不仅会改变中国神经病学治疗的现状,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也将发生质变。

  “相信经过10 年左右时间,中国神经内科整体水平就会显著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质量和素质也将有质的飞跃,这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在学术大会的参会作风上,神经内科同行踊跃的参与度和全程不离不弃的认真劲已经赢得了兄弟学科院士的称道,也为学科的学风扎实、素质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在学科发展和队伍成长上,贾建平教授很看重未来的几项举措:摸清重大疾病的底数;加强临床与药物开发的结合,力促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诞生;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探索重大疾病发病的关键机理和发病机制;更新本土化指南、诊断标准、中国量表等;进一步细分学科,推动更多专科学组成立。

  转化医学防线前移

  全面升级防控战略  

  转化医学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把临床研究的立足点转移到防止危险因素、控制人群总体发病等宏观战略上来考虑,才能更凸显团队作战的优势,从而充分利用病例资源丰富的优势,这是中国学者未来跻身世界神经内科领域顶尖学术殿堂的希望所在。

  ——贾建平

  

  在贾建平教授看来,转化医学作为热度超高的一个学术字眼,目前多少有些过热的味道,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快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但事实上,在神经内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转化医学成果尚数凤毛麟角。这固然与研究基础较差、学术起点不高有关,但也与目前扭曲的评价体系不无关联。

  应该说,这些年国家对于脑血管病等重大神经内科疾病的研究投入力度很大,但很多研究成果大多满足于发表几篇SCI文章,然后便束之高阁;或者就是零打碎敲、单兵作战,在局部领域局部技术上略有成就,却难以形成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手笔。事实上,重大疾病流行情况、本土化指南、防控策略等成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推动疾病防控理念提升比单纯发表学术文章更有意义。

  因此,在评价体系的修正和创新上,应把推动学科进步、防控战略革新作为终极评判标准,借助转化医学这一高效平台,依靠多学科多中心团队协作的大兵团作战模式,集中资源解决一批临床亟待明晰的问题,并以此推升防控策略的革新。国外的经验表明,应用一系列有效可及的措施来控制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对于早日迎来下降拐点来说,比推广个别临床治疗技术更有效。我国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的着眼点也应适度前移,探索符合国情的高危因素防控技术,在院前就有效遏制住疾病人群的壮大势头,从而从源头上改变这场疾病战争的格局。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