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东红)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神经管畸形的发病风险,与胎盘中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氯农药水平的升高存在相关性。该研究由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任爱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朱彤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7月18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神经管畸形在我国北方地区高发,是一类严重先天性缺陷,包括无脑和脊柱裂等常见亚型,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终生残疾的重要原因。此前,人们虽怀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与环境污染有关,但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任爱国说,此项研究旨在探究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与胎儿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分析了80例神经管畸形病例胎盘中的上百种持久性有机物及其代谢产物,包括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作为胎儿子宫内暴露水平的指标,并与50例正常婴儿胎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神经管畸形的发病风险随污染物水平的上升而升高。并且,这一相关性在无脑和脊柱裂两种神经管畸形的主要亚型中均存在。研究提出,胎儿母亲对这一类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差异以及对污染物的代谢差异,很可能是导致这一相关性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多环芳烃是煤炭、石油、木材、烟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我国最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有机氯农药主要有“滴滴涕”和“六六六”,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已禁止其生产和使用,但环境中的残留还会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
专家指出,目前,尚无简便易行的方法避免环境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暴露,但可通过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减少室内燃煤污染等方法,减少多环芳烃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