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的规范化诊断体系包括:A.临床表现。B. 皮损部位电镜检查提示营养不良型。C.免疫荧光表明Ⅶ型胶原分子存在缺陷。D.基因检测确定COL7A1发生突变。
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门诊量在综合医院占8%~10%,一些重症皮肤病病死率较高。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易患疾病如皮肤肿瘤及重症大疱病的防治更为紧迫;临床上免疫受损宿主的增多、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IV/AIDS的传播,都使真菌感染不断增多,其诊治面临新挑战;大多数皮肤病具有遗传倾向,一些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危害很大,却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最近成为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攻疑难重症皮肤病。多年来通过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遗传性皮肤病、真菌病及皮肤肿瘤等几类难治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打破遗传性皮肤病的“宿命论”
2004年我们通过遗传学方法首先在国际上确定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为钠离子通道编码基因SCN9A,从而开启了外周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大门。我们通过体外电生理学的方法深入探索SCN9A基因的功能,确定了不同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在该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治疗机理。
通过斑点印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外转谷酰胺酶1活性检测方法,该体系有助于选择用于进行酶学替代治疗板层状鱼鳞病的野生型转谷酰胺酶1蛋白最有效的表达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免疫组化、连锁分析及PCR-DNA测序等方法,建立一系列重症遗传性皮肤病的规范化基因诊断体系,确保为隐性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板层状鱼鳞病、着色性干皮病等严重的遗传性皮肤病提供准确无误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为重症遗传性皮肤病患者提供100例次以上的遗传咨询及20例次以上的产前诊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遗传性皮肤病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中心之一。
点评: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测序成本的降低,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研究将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探索未知病因遗传性皮肤病的致病基因仍然是未来数年的研究热点。我们依赖遗传学技术的进展,未来有望在一些未知病因的遗传性皮肤病上再有新的突破。今后将继续完善并规范各种遗传诊断体系,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服务,并在数种重症遗传性皮肤病中尝试基于缺陷基因的治疗。(林志淼)
寻找皮肤淋巴瘤的“软肋”
皮肤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的皮肤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达100万例/年,发病率为232.6/10万。我国尚无明确的统计数字,但患者的绝对数量十分可观。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加剧、户外活动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原发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包括一组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近年来,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目前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已经升至第二位。然而,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仍有待提高。以占其中44%的最常见类型蕈样肉芽肿为例,早期患者表现为皮肤的红斑以及斑块(T1/T2期),常被误诊为湿疹、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部分患者可被误诊长达数十年,直至进展至肿瘤期(T3期),甚至侵犯身体的内脏器官。而另一种容易误诊的常见类型Sézary综合征则具有很强的侵袭性,表现为全身红皮病和淋巴结肿大,并在外周血循环中出现特征性的肿瘤性T细胞——Sézary细胞。Sézary综合征的预后很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24%。
为了寻找Sézary综合征的致病原因,我们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对Sézary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了在Sézary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降低的基因SATB1。进一步研究发现,表达SATB1的Sézary细胞自发性凋亡增加,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亦增加。这表明,SATB1的表达降低是Sézary细胞凋亡抵抗的原因之一,也是Sézary综合征致病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未来,针对SATB1的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新方法。
点评:目前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均十分困难。没有特异性强、有效率高的药物可以使用。即使是化疗或者更加激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疾病的控制也极为有限。所以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Sézary综合征的患者。
既往的研究表明,Sézary细胞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生物学表现,其中对其致病最为重要的是 Sézary细胞对细胞凋亡抵抗。这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聚集及Sézary综合征对常规化疗不敏感的主要原因。该项研究以基因表达谱分析为切入点,发现SATB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Sézary细胞的凋亡抵抗有关,并阐明了SATB1蛋白作用的下游分子通路,使得针对SATB1的靶向治疗成为疾病治疗新的希望。该研究为明确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血液》上。(汪 旸)
副肿瘤性天疱疮 免疫研究的天然模型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近20年来逐渐认识的一类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该病伴发多种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如Castleman瘤、淋巴瘤、胸腺瘤、白血病等。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而严重的水疱、糜烂和其他皮损,也可伴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重症肌无力等内脏损害,国外报道病死率79%~90%不等。我们在国内首次报告本病病例,并第一次在国际上证明伴发的肿瘤细胞能够分泌致病抗体,特异地识别皮肤的自身抗原,导致了皮肤黏膜损害,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确定了针对自身抗体的抗原表位,并据此制订了治疗方案。目前已诊治42名患者,长期随访生存率达到了52%,使我国在该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点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累及皮肤的一类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是一组重症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由于致病抗体识别的自身抗原局限于表皮或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一种或几种蛋白,易于取材和观察,因此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病致病过程的一扇大门。而天疱疮的另外一种──副肿瘤性天疱疮的致病抗体被证实来自肿瘤,这使得这一疾病模型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那扇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正在进行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动物模型及大疱性类天疱疮靶向治疗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发病与防治策略中的奇妙环节。(王明悦)
从分子诊断入手攻克真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免疫受损患者的生命,增加住院费用。在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实验室建立了真菌感染的规范化实验诊断体系,引进了先进的非培养诊断,如血清学检查方法,并向全国推广;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真菌菌种库和常见真菌的rDNA基因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及网上资源,设计出常见重要病原真菌的种特异引物和探针进行快速特异鉴定,提高了菌种鉴定水平,鉴定出了新菌种;通过对常见的致病菌rDNA ITS基因的克隆测序研究,筛选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对临床常见念珠菌和曲霉的real-time PCR诊断体系;开发了可以在3小时内同时快速检测和鉴定常见曲霉和马尔尼菲青霉的基因芯片;开展了对曲霉感染的分子诊断和抗真菌药物耐药监测体系,首次发现了耐唑类药的烟曲霉系列分离株,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两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
点评: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特异诊断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非培养方法的分子诊断是发展方向。分子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探索我国真菌感染发病的确切种类、影响因素、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规范化实验诊断体系,在此基础上如能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多中心合作,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体系。而建立体外抗真菌疗效评估体系,开展多种抗真菌药物体内疗效的评估,将为制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真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已发现的系列耐药株和毒力基因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对真菌感染发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张晋卿)
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门诊量在综合医院占8%~10%,一些重症皮肤病病死率较高。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易患疾病如皮肤肿瘤及重症大疱病的防治更为紧迫;临床上免疫受损宿主的增多、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IV/AIDS的传播,都使真菌感染不断增多,其诊治面临新挑战;大多数皮肤病具有遗传倾向,一些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危害很大,却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最近成为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攻疑难重症皮肤病。多年来通过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遗传性皮肤病、真菌病及皮肤肿瘤等几类难治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打破遗传性皮肤病的“宿命论”
2004年我们通过遗传学方法首先在国际上确定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为钠离子通道编码基因SCN9A,从而开启了外周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大门。我们通过体外电生理学的方法深入探索SCN9A基因的功能,确定了不同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在该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治疗机理。
通过斑点印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外转谷酰胺酶1活性检测方法,该体系有助于选择用于进行酶学替代治疗板层状鱼鳞病的野生型转谷酰胺酶1蛋白最有效的表达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免疫组化、连锁分析及PCR-DNA测序等方法,建立一系列重症遗传性皮肤病的规范化基因诊断体系,确保为隐性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板层状鱼鳞病、着色性干皮病等严重的遗传性皮肤病提供准确无误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为重症遗传性皮肤病患者提供100例次以上的遗传咨询及20例次以上的产前诊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遗传性皮肤病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中心之一。
点评: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测序成本的降低,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研究将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探索未知病因遗传性皮肤病的致病基因仍然是未来数年的研究热点。我们依赖遗传学技术的进展,未来有望在一些未知病因的遗传性皮肤病上再有新的突破。今后将继续完善并规范各种遗传诊断体系,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服务,并在数种重症遗传性皮肤病中尝试基于缺陷基因的治疗。(林志淼)
寻找皮肤淋巴瘤的“软肋”
皮肤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的皮肤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达100万例/年,发病率为232.6/10万。我国尚无明确的统计数字,但患者的绝对数量十分可观。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加剧、户外活动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原发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包括一组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近年来,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目前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已经升至第二位。然而,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仍有待提高。以占其中44%的最常见类型蕈样肉芽肿为例,早期患者表现为皮肤的红斑以及斑块(T1/T2期),常被误诊为湿疹、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部分患者可被误诊长达数十年,直至进展至肿瘤期(T3期),甚至侵犯身体的内脏器官。而另一种容易误诊的常见类型Sézary综合征则具有很强的侵袭性,表现为全身红皮病和淋巴结肿大,并在外周血循环中出现特征性的肿瘤性T细胞——Sézary细胞。Sézary综合征的预后很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24%。
为了寻找Sézary综合征的致病原因,我们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对Sézary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了在Sézary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降低的基因SATB1。进一步研究发现,表达SATB1的Sézary细胞自发性凋亡增加,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亦增加。这表明,SATB1的表达降低是Sézary细胞凋亡抵抗的原因之一,也是Sézary综合征致病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未来,针对SATB1的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新方法。
点评:目前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均十分困难。没有特异性强、有效率高的药物可以使用。即使是化疗或者更加激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疾病的控制也极为有限。所以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Sézary综合征的患者。
既往的研究表明,Sézary细胞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生物学表现,其中对其致病最为重要的是 Sézary细胞对细胞凋亡抵抗。这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聚集及Sézary综合征对常规化疗不敏感的主要原因。该项研究以基因表达谱分析为切入点,发现SATB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Sézary细胞的凋亡抵抗有关,并阐明了SATB1蛋白作用的下游分子通路,使得针对SATB1的靶向治疗成为疾病治疗新的希望。该研究为明确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血液》上。(汪 旸)
副肿瘤性天疱疮 免疫研究的天然模型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近20年来逐渐认识的一类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该病伴发多种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如Castleman瘤、淋巴瘤、胸腺瘤、白血病等。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而严重的水疱、糜烂和其他皮损,也可伴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重症肌无力等内脏损害,国外报道病死率79%~90%不等。我们在国内首次报告本病病例,并第一次在国际上证明伴发的肿瘤细胞能够分泌致病抗体,特异地识别皮肤的自身抗原,导致了皮肤黏膜损害,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确定了针对自身抗体的抗原表位,并据此制订了治疗方案。目前已诊治42名患者,长期随访生存率达到了52%,使我国在该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点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累及皮肤的一类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是一组重症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由于致病抗体识别的自身抗原局限于表皮或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一种或几种蛋白,易于取材和观察,因此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病致病过程的一扇大门。而天疱疮的另外一种──副肿瘤性天疱疮的致病抗体被证实来自肿瘤,这使得这一疾病模型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那扇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正在进行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动物模型及大疱性类天疱疮靶向治疗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发病与防治策略中的奇妙环节。(王明悦)
从分子诊断入手攻克真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免疫受损患者的生命,增加住院费用。在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实验室建立了真菌感染的规范化实验诊断体系,引进了先进的非培养诊断,如血清学检查方法,并向全国推广;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真菌菌种库和常见真菌的rDNA基因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及网上资源,设计出常见重要病原真菌的种特异引物和探针进行快速特异鉴定,提高了菌种鉴定水平,鉴定出了新菌种;通过对常见的致病菌rDNA ITS基因的克隆测序研究,筛选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对临床常见念珠菌和曲霉的real-time PCR诊断体系;开发了可以在3小时内同时快速检测和鉴定常见曲霉和马尔尼菲青霉的基因芯片;开展了对曲霉感染的分子诊断和抗真菌药物耐药监测体系,首次发现了耐唑类药的烟曲霉系列分离株,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两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
点评: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特异诊断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非培养方法的分子诊断是发展方向。分子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探索我国真菌感染发病的确切种类、影响因素、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规范化实验诊断体系,在此基础上如能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多中心合作,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体系。而建立体外抗真菌疗效评估体系,开展多种抗真菌药物体内疗效的评估,将为制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真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已发现的系列耐药株和毒力基因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对真菌感染发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张晋卿)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