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预防心脏猝死 建立1.5级预防体系

发布时间: 2020-04-26 12:48:34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尽管已有针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标准和措施,然而由于存在长期的误解和思维定式,心脏猝死的防治,特别是一级预防工作并没有完全展开。在此次会议期间,由哈尔滨医科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尽管已有针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标准和措施,然而由于存在长期的误解和思维定式,心脏猝死的防治,特别是一级预防工作并没有完全展开。在此次会议期间,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美敦力公司支持的“心脏猝死防治媒体座谈会”上,“有效预防心脏猝死,至关重要的是在危险因素与患病之间,建立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尽量让患者不发病、少发病”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认可。

  关于心脏猝死(SCD)的定义曾有不同意见,但多数都包含了下列要点:由于心脏原因,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24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引起意外的自然死亡。心脏猝死88%是由于心律失常导致。

  心脏猝死一级预防的重点是潜在的、可能引起SCD的心律失常,目的在于降低猝死发生率。高危人群主要有心肌梗死后人群、心肌病患者、遗传性心脏病患者等。对于心肌梗死人群,预防措施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心肌血运重建、植入式心脏复率除颤器(ICD)等。对于心肌病患者,预防措施是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ICD植入甚至是心脏移植。而遗传性心脏病患者的预防仍面临挑战。

  心脏猝死二级预防是针对既往发生过严重心脏事件(如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的幸存者,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复发。心脏事件后的危险度具有时间依赖性,猝死危险度最高的时间为心脏事件发生后的前6~8个月,随后降至该亚群的原有水平,制定防治策略时应注重时机。

  此次提出的“1.5 级预防”,是在现有一级预防指征的基础上,筛选出较高危的亚组病人,即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再加上频发早搏、非持续性室速、晕厥前兆或晕厥、低EF这四大高危因素,从而细化心脏猝死的预防标准,并根据风险评估,科学识别心脏猝死高危人群,严密监测心脏射血分数,一旦发现心脏猝死指征,尽早给予二级预防措施中的ICD植入等有效的心脏猝死预防干预手段。建立心脏猝死1.5级预防体系,将使预防措施更加细化,针对不同特点的心血管疾病人群采用适宜的预防手段。

  (方  彤  李华虹整理)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