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中,取石是否彻底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降低结石的残留率,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的复发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日前,一款可术中“侦察”胆囊疾病隐患的硬质超声胆囊镜的内镜基本可以解决此问题。
目前超声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治领域已经有着成熟的应用,而在胆囊疾病治疗方面却近于空白。该微型超声技术引入胆囊镜系统中,集超声和内镜功能为一体,由超声技术与内镜技术强强联合而发挥的双重诊疗功效,不但能够指引医生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进行精准处理,而且能够准确监测结石、息肉是否被取干净,即使是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泥沙样结石、胆囊黏膜下结石也难逃其“法眼”,降低了胆囊疾病的漏诊率。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的胆囊黏膜下隐藏有细小结石,而术前的体表超声检查对这些胆囊黏膜下结石全部漏诊。日后这些漏诊的胆囊黏膜下结石由于胆囊的收缩运动而“跑”出来,从而造成患者结石病的复发。针对此种情况,超声胆囊镜运用微型超声探头探入胆囊腔内,由里而外对胆囊壁各层次进行360°的环形、线性扫描或三维重建,扫描而来的变化图像可清晰显示是否有结石、息肉残余,医生可以据此对“潜伏”疾患一览无遗,并一一清除。此外,微型超声探头扫描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胆囊壁各层次甚至是周围脏器的病理变化,确定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及外观,指导医生进行预先处理与预防,提高胆囊疾病的检查与诊断准确率,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最终使患者受益。
(李美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