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全新的大鼠胚胎干细胞(rESCs)体外分化模型新近建立,并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rESCs可以在体外分化为具有功能性的心肌细胞。该模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建立,相关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细胞研究》杂志上。
据介绍,大鼠是最早被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与最为常用的模式生物小鼠相比,大鼠的生理特征与药物反应性与人更为接近。大鼠疾病模型也已成功应用于心脏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性疾病等的研究。然而,由于缺乏类似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大鼠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研究组博士研究生曹楠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肖磊研究组廖婧博士建立的rESCs系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筛选和摸索,建立了可同时分化为内、中、外3个胚层的rESCs体外分化模型,并成功获得了具有典型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形态和肌丝结构特征的心肌细胞,该分化系统分化的细胞包括了3种主要的心肌细胞类型:心室肌细胞、心房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建立的rESCs体外分化模型,为研究心脏发生、发育的分子机制、心肌细胞药物毒性检测和促进心肌细胞分化、改善心肌细胞收缩和心电功能的化合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进一步开展细胞治疗研究提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