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廖新波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79年就已经开始,虽然在各种文件里没有提出市场化,也没有把医院的公益性抹去,但是事实上由市场带来的弊病已经出现了。一是政府投资越来越少,投资也主要投向大医院,原有的农村卫生网络破损;另一个弊病就是医院开始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由趋利带来的种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也许是看到了市场带来的一些弊病,1997年初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把医疗卫生事业定性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个定义非常重要。
进入21世纪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少,政府在2006年支出仅仅是一千多亿元,而个人支出是四千八百多亿元。
2006年9月,第二轮医改吹响了冲锋号,由16个部委参与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成立。2008年10月,医改方案开始征求意见,但是大家普遍反映“看不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医改新方案有五个特点:专、绕、涩、大、空。其实,医改新方案就是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房子”,有两个关键词是“人人”和“基本”。医改的核心就是均等化,需要从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体系着手。要使这四根梁能够撑起来,必须有八个支撑的柱子,也就是管理、运作、投资、定价等。政府要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任务,努力解决看病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问题,区分好医疗服务的基本属性,什么是纯公益性的,什么是半公益性的,什么是非公益性的,明确由公立医院提供公益性和半公益性医疗服务,鼓励非公资本为高端阶层提供半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医疗服务。
中国地区性差异很大,制定一个放之全国而皆准的方案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医改方案是否出台,不影响各地进行各种尝试。医改就好比建一所大房子,中央政府制定一个有一定防御能力的框架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装修”,向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适宜的“居住”标准。通俗地说,就是统一框梁,各自建房。
医改的艰巨任务和目标,不仅仅是解决看病问题,更主要的是关注防病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问题。
(本报记者张灿灿 程守勤整理 本报记者王燕松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