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 正文

医院药房剥离 各方观点有碰撞

发布时间: 2020-04-27 21:40:13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记者崔芳黄薇   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是理想的医药分开模式吗?是解决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吗?它将带来哪些影响……在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日

 
本报记者 崔 芳 黄 薇

  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是理想的医药分开模式吗?是解决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吗?它将带来哪些影响……在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医院药剂科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沈群红副教授,报告了新近完成的一项关于医药分开的问卷调查结果,包括各个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药剂科人员在内的 400多名医院从业人员、社会药店从业人员和1100多名普通公众从各自角度回答了上述问题。

  医院:“收支两条线”就是医药分开

  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医药分开的一种可选择模式——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65%的医院从业人员表示,他们心目中的医药分开应该是将现在所说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独立核算,药品收入上缴公共财政并合理返还,而不是将医院门诊药房简单地、从物理空间上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剥离。他们认为,将医院门诊药房排除在医院业务范围之外,并不是合理的医药分开模式。

  因而,他们也认为这种模式不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金钥匙”。在医务人员看来,尽快明确医疗卫生的功能定位,明确医院的公益性性质,以政府加大投入的方式结束以药补医,在医院实现药品销售零差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除此之外,调查发现,医院从业人员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有其他的担心。69%的受访者认为,将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对改善合理用药的作用有限。对于患者来说,到社会药店购药,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隐患。毕竟医院药品的质量、药剂科人员的专业水平等,都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砝码。

  药剂科:三成人不同意

  医务人员还担心,一旦门诊药房社会化,药剂科的学科发展将会受到制约。对于问卷中“门诊药房的社会化会有利于医院药剂科的学科发展,有利于医院药剂科腾出精力来专注于临床药学和科研”的选项,持否定意见的达到35.5%。对此,沈群红分析说,这可能意味着,医院药剂科在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形成了保守的心态,不太愿意走向新的模式。

  “毕竟,要走向新模式需要能力的支持。可能药剂科人员对自身能力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沈群红说,“这样一个调研结果让人心情沉重,因为大部分医院的药学人员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如果在这种背景下将一些药师权力,如审方权强行赋予,他们未必能做好。”

  药店:积极支持

  与医务人员的态度迥异,药店从业人员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持支持态度。近七成受访的药店从业人员认为,医药分开就是要将门诊药房从医疗机构中剥离出来,实现彻底的社会化,切断药品营销与医师个人收入、医院经营的联系。

  不过,药店从业人员也保持着一份理性:一旦实行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药品的监管能否有效实施?

  “有人可能会认为监管难度会降低,因为社会药店无法开大处方,而且企业应该比医院好管一些。”沈群红说,“但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短期内变成这种药品销售模式,会大大增加药品监管的难度。”而且,83%的药店从业人员表示,医院门诊药房如果社会化,其先决条件是药店从业人员要具备更高层级的专业素养。以目前的水平,他们认为难以承担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后要加在自己身上的职责,对自己的专业素养信心不足。

  沈群红认为,这表明无论是医院还是社会药店从业人员,都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们也对短时间内承担医院药房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信心。

  有意思的是,在药房剥离能否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上,医院、社会药店从业人员的观点殊途同归。与医务人员一样,超过40%的药店从业人员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解决看病贵的所有手段中,最根本的还是明确医院公益性,政府加大投入。其他手段如政府加强监管、完善医保、控制大处方、单病种付费等,较之前者,都被药店从业人员视为治标之举。

  公众:多数赞成剥离门诊药房

  “对于公众的调查结果,有欣喜,也有值得深思之处。”沈群红说。

  面对“你是否赞成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剥离”的问题,63%的受访公众把票投给了“赞成”和“基本赞成”两大选项。而且医疗保障水平越低、健康水平越差的公众,越倾向于赞成。在对赞成的理由选择中,“医药分开以后,医生就不开贵的、不需要的药了,而且药店的药更便宜”的选项,引起了40%以上公众的共鸣。

  这是否意味着公众只考虑经济因素呢?为了证实这种认识,调查人员又分析了公众对其他问题的回答。结果发现,有29.68%的人最担心医药分开后,药品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性会下降。还有人担心一旦用药出了问题,医院、医生和药店的责任难以界定,医患矛盾的解决变得更为困难。

  让人深思的回答出现在大家对看病贵问题最重要原因的分析上。公众普遍(超过62.5%)对“药品和检查费用过高、医生开贵药”选项“情有独钟”。沈群红说,这表明公众没有看到问题的深层原因。

  “所幸的是,公众也认为解决看病贵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结束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价。这是三大群体首次达成高度共识。”沈群红说。

  调查人员随后对公众的购药偏好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公众虽然普遍对价格和等候时间比较敏感,但如果涉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在医院购药。而且,如果医院能够实现零差价销售药品,取药等候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绝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购药,因为他们希望享受这里更为专业的服务。

  沈群红认为,这表明对于患者来说,医院药房剥离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简单的医药分开或门诊药房社会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人们最关心的是用药安全和经济实惠。

  沈群红提示,医院药房有药品用量大、药剂科专业性强、信誉好等筹码,有和药品生产商谈判的巨大空间,完全可以实现零差价甚至低于社会药店的售价。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