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寿院士与李宁教授
肠外瘘 最严重的肠功能障碍表现
肠功能障碍是指肠实质与(或)功能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营养与(或)黏膜屏障功能出现障碍。小肠的诸多生理特性导致肠功能障碍治疗是公认的世界难题,面对这一难题。我们的治疗研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包括肠外瘘、短肠综合征、小肠移植、营养支持、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与修复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黎介寿院士的领导下,我们从最严重的肠功能障碍——肠外瘘的治疗起步,在国内首先成立了肠功能障碍专治病区。
肠外瘘治疗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营养不良,二是严重感染。我们在国内最先将肠外营养用于肠外瘘病人的治疗,有效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为病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发明了引流、水匝、胶堵等方法控制感染,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我们又在国内率先创建肠外瘘阶段性治疗方案,首先将生长激素应用于肠外瘘治疗,制定了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序贯应用的肠外瘘快速自愈法,建立了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治来自国内外肠外瘘病人3260名,治愈率95.8%,高于80%~85%的国际平均水平。这些技术和方法,通过举办学习班、带教进修生和实习生、会议交流等形式广泛推广,提高了我国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小肠移植 严重肠功能障碍的理想选择
因小肠及系膜含有大量淋巴组织,移植后排斥发生率高;同时肠腔内含有大量微生物,移植后感染发生率也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小肠移植的成功率。
我们于1985年开始小肠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鼠和猪小肠移植模型。在大动物小肠移植成功的基础上,199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临床异体全小肠移植,开创了我国小肠移植临床应用的局面,为当时全世界能施行小肠移植的9个国家之一。2003年又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肝小肠联合移植。迄今国内共实施小肠移植26例,而我们完成15例。近年来我们对小肠移植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连续5名小肠移植病人有功能成活一年以上,其中两名已超过两年。小肠移植从临床研究发展为临床常规治疗,标志着我国小肠移植水平达到亚洲领先水平,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营养支持 肠功能障碍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我们是最先开展营养支持研究与应用的单位之一,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理念,率先研究并规范了多种肠内营养支持技术与方案,形成了“采用全营养支持,肠内营养首选,需要时联合应用肠内与肠外营养”的科学治疗策略与技术。目前接受营养支持的临床病例已超过4.7万例,为国内规模最大、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培训营养支持专业人才达15600名,促进了营养支持在全国的应用与科学发展。
以往对残留小肠不足1米的病人常规治疗措施是终身肠外营养。该方法费用昂贵且并发症多,病人生活质量低下(不能经口饮食),因此摆脱肠外营养是临床短肠综合征治疗追求的目标。1997年,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以短肽型肠内营养(而不是肠外营养)为基础,联合应用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的肠康复治疗新方案,用于短肠病人的治疗。迄今已收治短肠病人207名,病人摆脱全肠外营养的比例达到91.3%,通过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况,极大改善了生活质量。本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美国FDA以此为依据将短肠综合征列为生长激素应用的适应证。
肠黏膜屏障 肠功能障碍治疗中应高度重视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肠道黏膜阻止细菌与毒素越过肠管进入机体,是抵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屏障。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对于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疾病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国内肠黏膜屏障功能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们首先开展了肠黏膜屏障损伤及维护的研究,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小肠移植、腹部手术创伤和放射性损伤等病理条件下都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出肠功能障碍治疗中应高度重视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以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为切入点,我们研究阐明了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分子机理。我们应用n-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应用营养支持、谷氨酰胺、生长激素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功能,为肠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毛剑秋整理)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