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彭小菊
作为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笔者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一直有话要说。归结起来,就是医疗卫生改革应关注九大问题。
一、推行全民医疗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能达到让每一位公民有病能医、有危重症能被救的水平,也就是我理解的“全民医疗”。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内容有: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老年,健康地度过一生。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覆盖面并不是“人人”,保险内容也有待于改善。应由国家税收支持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应强制性缴纳“个人基本医疗保险金”,当然应该让人民交得起,如果是伤、残、年幼、衰老、失去劳动能力、低收入者,国家应规定减少或免除“个人基本医疗保险金”交纳。这样才算“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二、改进医疗流程
第一,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的医院、诊所,应负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服务。在遇到危重病人时,医生首先救人;给非危重病人看病时,应免去目前这种让病人或家属一次次去缴费的落后流程。第二,病人按社区划分,就近就医,没有社区医生的转诊,不得去上级医院看病(急症除外)。第三,在必须为病人提供非“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治疗时,须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第四,“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确认其医疗行为后,按规定及时给发生医疗行为的单位结账付款。
三、基本医疗保险的细化
“基本医疗保险”应以客观、实用、具体、避免浪费为原则,应由相关专业专家、财政预算专家、国家决策部门共同研究决定,在临床应用之后,听取医生、患者的反馈,不断地调整。
四、额外医疗保险与特需服务
国家应允许“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医疗保险存在,其项目由保险公司制定,运作完全市场化,以满足特殊群体或特殊患者的需求。
五、善待医务人员
首先,社会舆论应对医务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劳动给予肯定。第二,应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第三,大幅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取消奖金,稳定医疗队伍。第四,放宽工作时间、地点的限制,允许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竞争。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士),均有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行医,其行医行为受法律保护和约束。应允许国有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在业余时间、在其任职以外的医疗机构从事本专业活动,但必须不影响所任职的国有单位的正常工作,其业余收入所得必须申报和缴税,业余时间的医疗行为同样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六、医疗资源分配
国家应根据人口密度设公立医院、诊所,并确定其规模,根据规模设置医务人员的岗位,根据在岗人员名单,拨发相应的工资及补助(地区贴、房贴、交通贴、通讯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用额外补贴的办法鼓励医务工作者去落后地区和缺医少药的农村工作,时间和薪酬应有合同。
七、国家负责经营公立医院
第一,国家应为公立医疗单位(医院、诊所)全额拨款,如工资待遇、经营费用、基础建设等,这些医疗单位所得收入全部上缴国库。不应逼医生考虑挣工资,挣奖金。第二,国家应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医疗项目、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的价格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其生产和流通应宏观调控,生产不足的产品,国家应给予减税或补贴予以扶持,并帮助预定销路,生产过剩的产品将被市场供需关系平抑或淘汰。
八、科学管理医务人员
第一,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按工龄、职称、任职时间、工作时间等计算工资和补贴,高风险、高难度专业的优秀专家应给予更高工资。第二,医务人员的职称应按系列或专业、按年资分等级地进行全国性考试晋升,取消职称制度。职称评定其不合理性在于外行评内行;同时,职称考核内容与专业不符合,客观上是逼着医生护士写文章、搞科研、考外语、挣学术头衔。第三,应该用法律法规约束医务人员行为的规范。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发生医疗行为过程中,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比如不准接受商业贿赂和索要金钱等,在高工资、高待遇、受社会尊重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接受贿赂应该严惩。
九、防止国家医疗资源和资金流失
腐败和官僚现象在某些公立医疗单位很严重。应该建立一套严谨的监督机制,对国家医疗资源和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国家资产和资金有严格的管理,不合适的人应果断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