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信息化建设需广泛合作

发布时间: 2020-04-29 02:38:53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信息技术让医院实现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日前在院长大会上接受中国数字医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改革必须借助信息



  “信息技术让医院实现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日前在院长大会上接受中国数字医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改革必须借助信息化力量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正面临医疗卫生改革,这场改革是要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去做发达国家现在还没有做好的事情,所以目标与资源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石院长在主题演讲中分析说。如何在这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医改目标?石院长表示,“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寻找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作模式,来解决资源不足问题,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和信息化。”

  所谓工作模式,就是指医生、护士这些个体的工作方式,这个叫工作模式。新的生产方式是要把医生、护士、技术员、秘书等组合成一个高效团队来工作。而医疗信息化恰恰起到这个作用。“要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满足保障程度增加后爆发增长的医疗需求,”石应康说。

  “以前讲信息化,大家理解为是要把手工的变成电子的,现在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信息化是要对工作模式进行改进,是要对生产方式进行创新,要以此来考量医院信息化或区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水平,”石应康说。

  医院管理中,信息化最难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依我个人的体会,在各种各样医院要管理的各种事务当中,信息化是最难的。”石院长说。“因为你要做好信息化,绝对不是做让信息化技术人员满意的信息化,也不是做医院院长和各个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满意的信息化,甚至不是做让医生护士喜欢的、好用的、满意的信息化,而是这三者的综合。”当然,综合的结果是让患者最终满意和受益。

  石院长说,信息化对于负责医院信息化的人员要求很高,他要帮助制定医院未来的战略,一个总体的信息发展框架。这些框架绝对不是基点式的、口号式的描述,而是要将医院发展放到一个全国或区域范围内考量,放在一个符合医学技术发展、医院运营模式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去考量,这非常难。也正因为如此,寻找一位出色的医院CIO非常难。

  医疗信息化要满足国家医改政策的整体目标。新医改政策中,已经将医疗信息化纳入四梁八柱的基本框架中,这将迎来一个新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国家对于医疗的投入加大,特别是补贴需方之后,就医人数将会增加。这就要求医院有更多的床位,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同时信息化要能跟上。

  “随着形势的发展,应该说医院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进入了一个高潮。”石应康说。“所以在这个时候来考量医院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面临的比较迫切的问题。”

  石院长强调,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过程,根本上要走公益化之路。但要结合“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并不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以趋利为原则的,不是以公益为出发点的。而市场机制是为了增加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成本意识,建立基于医院法人、财务总监制的高效管理体制。“政府主导,才会对信息化工作有大的推动,”他说。

  区域信息化平台非常重要

  石应康列举了香港医疗信息化的例子。90年代末,香港所有公立医院进行了信息化部署,耗资60亿港币。此后又花费120亿港币进行了第二次信息化工作。当整体效果一般,主要结症在这些信息化都是各个医院单打独斗的,医院之间是分离的,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医疗信息化,必须考虑整合,石应康认为。“每一家医院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除了考虑本身医院围墙里面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以外,还要考虑未来您在一个区域、您在一个地区扮演什么角色。尤其是各个地区或者是各个区域的大医院,更要考虑你怎么在政府主导新的医疗卫生改革当中,去引领这个地区和这个区域的医院发展。”

  石院长认为,过去的一些地区的一些领头医院也做了很多所谓的医院集团联盟、托管,甚至是资产的实质性的整合。但那是“旧时代”的模式。什么是旧时代,就是工业化时代。而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要求用全新的视角考虑医院的资源整合和医院的经营问题。

  的确,很多医院管理者、政府管理者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中难以自拔。“所以我们很喜欢去讨论产权等问题,这是带有旧生产方式的烙印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石应康说。他认为,旧的思维方式都是“在位”的:在位的管理、在位的教育,在位的医疗技术提高,这就需要用在位的人员去做,因此会背负沉重的成本负担。

  而新的模式要向“在线”方式转变。互联网允许医疗单位通过在线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培训和管理等,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这也要求医院CIO有全局眼光、战略眼光。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投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没有止境的过程,所以做好规划,找准方向非常重要,”石应康说。他认为信息化建设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建设数字化医院,二是如何与区域平台对接。也就是一个点、一个面的问题。

  要建立“协同医疗”的信息化模式

  在医院内部,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数字化医院,就是要建立起来高效的协同工作的生产方式。“信息化的目标一定要帮助你提高质量和效益。信息化要起到协同科室、协同部门工作的作用。另外,医院的信息要能够得到很好的采集,能够提炼出许多有助于管理、有助于决策的高价值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炼出来,还要让围墙外的兄弟们共享。”石应康院长描述说。

  信息化可以改变生产模式,石院长认为,未来病房的工作模式也会改变,需要采取医生带领护士组织的虚拟小组的方式来工作。信息化让医院进行虚拟团队管理、动态团队管理成为可能。这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运营效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成本。

  “现在欧洲很多国家心脏的简单手术已经可以在日间完成,24小时出院,出院了以后只不过要求病人三天不准离开医院所在的城市,”石院长举例说。快速康复、快速麻醉等新技术的应用,加上知识和技能的快速传播所带来的医疗服务的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新的医疗工作方式要求医院管理者改变思维方式。现在,一旦提出建设大医院,就要说建设多少张病床。但新技术可以让医院不需要那么多床位,同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石院长认为,不少手术是可以通过日间服务来解决,病人不需要住院的。例如,白内障手术。“国外眼科是没有住院部的,但国内就有,”他说。

  “医生、护士协同工作,包括教育、服务、随访,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都需要我们去创新,”他说。“如果你的信息系统不够灵活,你的软件或硬件不支持这些新的服务模式,都是信息化工作的障碍。”

  全球化诊疗成为可能

  如何将医院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内发展,是所有医院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石应康认为,这个大环境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省、国家,甚至是全球范围。

  从医疗本身角度上说,“永远没有上帝之手,永远没有老大。都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所以这种协同医疗的服务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石院长表示。

  他举例说,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通过信息化技术,他们可以做到和国外专家会诊。

  石院长说,跨医院会诊的信息技术,有一种初级的技术--视频会议的方式来进行,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但将来的远程会诊系统将更加科学合理,一定是和医院CIS系统进行配套的系统来完成。

  据悉,华西医院已经和12个省市的252家医院建立了这种基于视频会议方式的会诊系统。汶川地震后,不少社会捐助被用到了医院建设上,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四川医疗信息化的水平。四川计划在两年内,在51个县要建286个远程医疗服务网点,其中144个是中心乡镇卫生院,目前已经完成了252家。

  四川医疗区域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做更多的事。比如如何提升战略决策水平,提升区域卫生安全系数,利用共享数据提高医疗研发水平等。

  医疗信息化系统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成都华西医院在信息化战略方面一直走在前沿。目前,该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还与门户网站进行了对接。

  “放射、手术、麻醉、病理、检验等各项过程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加上电子签名技术的使用、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费用,仅纸张消耗一年就可以节约286万元,”石应康说。

  信息技术还可以改变医疗专家的工作方式,提高专家的研究生命力。“我可以设想,五年十年以后,我们的门诊医生中的知名专家教授都改变了他的工作方法,现在的门诊花80%的时间去收集证据,只花了20%的时间真正来做决策。但因为有了信息化,收集证据的时间会大幅缩短,决策时间会延长,”石院长说。

  石院长说,面向对象的架构(SOA)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梳理流程,创建面向未来的服务架构。

  信息化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这也是一个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你的信息化程度高了,你的变电房就不够了,另外还要考虑它产热,你还要考虑空间降温的问题,”石院长说。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还要考虑到绿色和节能问题,多采用低能耗的信息设备。

  “国外的公司大概软件的费用占整个项目的70%,硬件的费用占30%,国内的厂家倒过来,软件占30%,硬件费用占70%,你看看 你们硬件花多少钱,外面都是寻得到价的,如果你的软件用国产的,超出硬件30%,多半被敲竹杠了。”石院长说。他不仅是医疗专家,同时也是一个IT成本控制的专家。

  石院长认为,云计算和虚拟化是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技术。而医院甚至可以采取机房租赁、软件租赁等创新方式来运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云计算模式的优势,第一个可以降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一次性的投入。这个有很多无需,只需。就可以知道一次性建设可以减少。第二可以降低 医疗信息化系统运维成本。昨天已经在说了,一个不是很大的医院,已经请了十几个维修工程师在管系统,为什么?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不断的写程序,打补丁。如 果我们都用一样的系统,信息系统远程诊断等等服务都可以做得更加专业,使用的人可以更少。所以都是多个机构能够共享。所以你的运维成本就可以降低。”他说。

  医院要走出围墙,除去和别的医院合作外,还要和IT厂商合作,和银行合作,和电信公司合作,只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走出围墙。

  “在四川,建设银行有587个全省网点,在县市级以上,中国邮政储蓄有3300多个网点,70%的乡镇有邮政储蓄。如果信息平台做好了,可以在这些网点挂我们的号,也可以把整个挂号的预约、取号放在医院去,方便了老百姓,也改善了我们的流程。”石应康说。

  石院长介绍,华西医院所有的未来发展战略都和信息化相关,这不仅包括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协同医疗体系,还包括革新医院内部生产方式服务方式,以及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现代医疗教学、培养人才,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以最快速度把知识产权的医疗产品推向市场。

  在石院长心中,面向未来的数字医院蓝图已然画就。

  石应康介绍:

  石应康,男,硕士,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于四川省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 (Maryland,USA.NIH,NHLBI)访问学者。1988年、1992年两次破格晋升副高、正高职称。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 专家,同年底开始担任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职务,曾兼任胸心血管外科主任。1993年,石应康教授被国务院评为胸心外科博士生导 师。作为西南地区首个胸心外科博士点的首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0名,博士后3人。在心脏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冠状动脉外 科等方面具有很高造诣。获得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现任职务: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现任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