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主要在颜面部发生,易形成瘢痕,严重影响容貌和身心健康。因此,研究痤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皮肤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痤疮发病机制研究学说很多,除与雄激素作用、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棒状杆菌感染及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外,遗传因素在痤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外采用系谱分析法、双生子法、种族差异比较法对痤疮进行了一些遗传学研究。美国肤色研究中心通过对不同种族寻常痤疮病人的皮脂腺大小、发病率高低、皮损处严重程度进行研究,发现种族之间有差异,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Goulden V等的研究认为痤疮的遗传度在50%~90%之间,提示痤疮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既然痤疮与遗传相关,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展了关于其致病基因位点的研究,目前主要的发现有P-450 1A1(又名 CYP1A1)、多态上皮黏液素基因(PEM,又名MuC1)等,但对它们与痤疮的相关性报告不一致。
与雄激素代谢基因相关
通过收集787名痤疮患者及其亲属的资料,我们进行了家族史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痤疮家族史与重型痤疮明显相关,且患者的临床表型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
另外,对348名痤疮先证者一级亲属及二级亲属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显示,痤疮的遗传度为88%左右,并证实痤疮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围绕雄激素代谢这一痤疮发病的中心环节,我们对与雄激素代谢密切相关的CYP17、CYP11α、雄激素受体(AR)、5α还原酶Ⅱ型四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CYP17基因T(-34)C多态性与中国男性重型痤疮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的男性个体具有更强的重型痤疮遗传易感性;CYP11基因tttta微卫星重复多态性与中国男性重型痤疮相关,215-基因型是重型痤疮易感因素之一;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片段多态性与中国男性痤疮相关,CAG重复次数较少者患痤疮的可能性增大。
上述研究为揭示痤疮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阐明痤疮的发病机制,进行痤疮风险性评估、基因诊断、药物及基因靶点治疗提供了依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雄激素代谢酶调控的其他四个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易感基因功能性研究,力图找到中国人痤疮的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