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新思路扮靓心血管领域

发布时间: 2020-04-29 13:19:07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创办于1990年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从当初不足百人的纯技术培训班,到成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余名专家分享多学科学术思想的心血管综合性盛会,从单一技术交流,到强化以全、新、快、高为特色的独特学术设计

创办于1990年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从当初不足百人的纯技术培训班,到成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余名专家分享多学科学术思想的心血管综合性盛会,从单一技术交流,到强化以全、新、快、高为特色的独特学术设计,以更新的视角、丰富的内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组织形式吸引人气。毋庸置疑,心血管病预防永远是长城会的重点内容。而交叉学科研究一向是长城会的亮点,心肾、心脑、双心、检验、医学影像、急危重症、肺血管病、睡眠呼吸暂停等众多领域竞相展示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肾动脉去神经化治疗高血压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蒋雄京教授根据《自然评论:心脏学》(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杂志的报道,介绍了国外同行针对顽固性高血压正在尝试的一种新治疗方法——肾动脉去神经化。现有证据显示,这种治疗方法微创,且的确可使患者血压下降。但接受手术后,患者需要服用的降压药物并没有改变,另外该治疗手段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都不明确。因此,蒋雄京认为面对这一新手段,国内同行尚应三思而后行。

  二尖瓣返流微创治疗新进展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左心功能,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术后尽管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由于创伤大且易发生并发症,令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根据国外文献报道介绍了一种微创治疗新手段——二尖瓣夹。术中通过导管在患者腹股沟动脉插入,然后夹紧二尖瓣的两个边缘,帮助闭合不全的两个二尖瓣从中间“拉起手”,从而减轻二尖瓣返流。目前全球共积累了1894个病例。现有资料显示新技术可通过减少返流促进左心室重塑,进而改善心功能。与外科手术相比,术后30天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安全性更好。远期效果尚待评估,现有学者正在针对279位患者开展术后5年随访。

  硝酸酯耐药的内皮功能损害别忽略

  作为冠心病抗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硝酸酯类药物主要可用于控制或预防缺血发作,但对其耐药性重视不够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安全隐患。上海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援引《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指出,连续使用硝酸酯后其抗缺血效应可能会迅速减弱乃至消失(即耐药),可造成内皮功能损害。而偏心给药法则有助于预防耐药:白天分几次服用,晚上留出足够长的低浓度期;或者选择一天一次的口服制剂,清晨服用。通过保证每天8~12小时的无硝酸酯或低硝酸酯浓度期,避免内皮功能损害的发生。

  “核素显像可以淘汰了吧”

  曾有位老专家半开玩笑说:“核素显像可以淘汰了吧!”而据介绍,在众多心脏影像学检查中,核素显像恰恰是美国同行使用频率最高的检查方法。像上述老专家那样对现代影像学检查存在认识误区的心内科医生其实并不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庞文跃教授说,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因而临床医生需要影像学检查提供无创、客观的检查结论。另一方面,心血管影像学是近年发展最迅猛的心血管领域之一。在众多检查手段中,了解CT、MRI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患者合理选择是对临床医生提出的新挑战。因此,制订一份针对心内科医生易懂易学且可操作性强的影像学规范,将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CT和MRI竞相辉映,超声和核医学各显其能:从心脏二维成像向三维成像发展,从关注缺血心肌的诊断向关注存活心肌的评价发展,从关注大血管病变程度向关注冠脉微循环变化发展,从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向关注心脏心肌运动协调发展。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出了针对心内科医生的心血管影像学的推广和培训计划,简称VISION项目,已列为今年五大重点项目之一。配合新编的心血管影像医学实用教材,希望充分利用现代化影像医学手段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多重危险因素更需多科综合管理

  作为心脏病的等危症,糖尿病的血糖、血压、血脂、血小板等危险因素管理不应再局限于某个学科,而应综合协作管理。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林善锬教授指出,如糖尿病伴高血压时就不仅要考虑降压疗效,还需兼顾对于心脑肾的保护和对糖代谢的影响,在ARB或ACEI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或长效CCB是糖尿病患者降压达标的优选。而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病变的敏感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因此,相关共识建议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尿液检查,筛查微量白蛋白尿水平。

  “我要用世界上最薄的支架”

  美国一位结构工程师患冠状动脉狭窄后对医生说:“我要用世界上最薄的支架。”而此次大会上,几位专家介绍的TCT 2010年最新进展也证实了心血管领域介入支架“轻薄化”的发展趋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钱杰教授说,支架置入术后受炎症反应的影响,置入支架的血管会发生阳性重塑,局部血管扩张,导致置入的支架与血管不再紧密贴附,这可能是支架置入术后血栓高发的可能原因。近日公布的SPIRIT Ⅳ研究,共有3690名患者参与。在术后两年时,和对照组TAXUS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相比,强度相当但金属丝更薄的XIENCE Ⅴ的支架血栓风险降低了64%。钱杰认为,这一结论无疑坚定了人们对“轻薄型”支架研发的信心,进一步通过减少支架厚度、加大网眼面积、减少支架携带药物等提高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进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