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廖福龙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血液的黏稠程度及血流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摩擦力(剪应力)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这意味着,通过调整血液黏度或积极运动等方式改变剪应力,也许将成为未来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手段之一。
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价值
在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中,始终关注的一个话题是血液本身的流动性质,并判断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以及是否容易形成血栓等。血液流变学检测表明,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疾病与血液黏滞因素相关,而且血液黏度等指标对于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进程有一定参考意义。这可以说是血液流变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尽管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直接指标,但对于医生认识心血管病或肿瘤转移的危险性,以及预计器官移植的成败来说,血液流变学测定还是有帮助的。另外,有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亚健康状态具有提示意义,它为亚健康人群的观察和干预提供了一个窗口。
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很强大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血流与血管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使这个学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把人体看成一台机器,其中有许多微妙的自动调控,包括呼吸、心率的调整等。生物力学因素也参与了这些调控,例如血压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生物效应。
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血流对于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剪应力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应。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如与血管舒张度有关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关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前列环素(PGI2)等。重要的是,这些因子的分泌量都受血流对血管摩擦力的影响。
在多种病理状况下,若血流剪应力偏低,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血流剪应力偏高,则易导致凝血状态和血栓形成。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可观,铺成单层细胞面积可达几百平方米,收集起来的总重量达到1.5公斤。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上述多种活性物质,人们对它不得不刮目相看,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人体内最大的“分泌腺”。
从药理学观点看,血流剪应力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多靶向的“药物”,它可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使血管紧张度、血管阻力、血栓形成与溶解能力、血管新生能力、细胞黏附状况受到调控。
单纯降血液黏度有失偏颇
在血液流变学发展的新阶段,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物力学药理学诞生了。该学科一方面研究药物对体内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物力学因素对药效与药物代谢的影响。血流剪应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药物剂量和药效之间的关系是这一学科当前的研究重点。
随着对血液流变学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血液黏度的适度升高可能对机体有益。例如失血性休克时补充低黏度的血浆扩容剂虽然容易流动,但治疗效果不佳,而采用黏度较高的血浆扩容剂效果就比较好。再如,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细胞数量和血液黏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可出现降压和降糖疗效。
显然,血液黏度的适度增高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并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因此,单纯降低血液黏度来改善血流的观点有失偏颇,而调整血流血管相互作用的生物效应,并适当改善血流和血供的观点则较为全面。
新角度诠释运动益处
通常,被动地以增高血液黏度提高血流剪应力,不如主动适量运动促进血液流动来增加血流剪应力并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更有效。回顾中医古代实践,调控血液流动(血行)采用了多手段干预,包括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和保健运动等。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导引图》, 在相关文字中阐述了导引运动与治病的对应关系。还有华佗设计的五禽戏,也是对运动功效的一个经典注释。
为了观察运动和活血中药成分的联合生物效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我们设计了大鼠运动与给予川芎嗪的实验。运动分别为常规笼养(模拟缺乏运动)、走步和跑步三个水平。结果表明,缺乏运动时小鼠血液中易导致心脑血管病炎症因子的量较高,运动、川芎或两者联合可降低某些炎症因子的量。提示单纯运动或运动和药物联合作用可能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从而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总之,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加深了,运动不仅能加速新陈代谢,它还可以多靶向地调整体内炎症因子的分泌。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血液的黏稠程度及血流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摩擦力(剪应力)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这意味着,通过调整血液黏度或积极运动等方式改变剪应力,也许将成为未来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手段之一。
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价值
在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中,始终关注的一个话题是血液本身的流动性质,并判断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以及是否容易形成血栓等。血液流变学检测表明,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疾病与血液黏滞因素相关,而且血液黏度等指标对于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进程有一定参考意义。这可以说是血液流变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尽管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直接指标,但对于医生认识心血管病或肿瘤转移的危险性,以及预计器官移植的成败来说,血液流变学测定还是有帮助的。另外,有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亚健康状态具有提示意义,它为亚健康人群的观察和干预提供了一个窗口。
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很强大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血流与血管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使这个学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把人体看成一台机器,其中有许多微妙的自动调控,包括呼吸、心率的调整等。生物力学因素也参与了这些调控,例如血压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生物效应。
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血流对于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剪应力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应。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如与血管舒张度有关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关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前列环素(PGI2)等。重要的是,这些因子的分泌量都受血流对血管摩擦力的影响。
在多种病理状况下,若血流剪应力偏低,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血流剪应力偏高,则易导致凝血状态和血栓形成。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可观,铺成单层细胞面积可达几百平方米,收集起来的总重量达到1.5公斤。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上述多种活性物质,人们对它不得不刮目相看,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人体内最大的“分泌腺”。
从药理学观点看,血流剪应力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多靶向的“药物”,它可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使血管紧张度、血管阻力、血栓形成与溶解能力、血管新生能力、细胞黏附状况受到调控。
单纯降血液黏度有失偏颇
在血液流变学发展的新阶段,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物力学药理学诞生了。该学科一方面研究药物对体内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物力学因素对药效与药物代谢的影响。血流剪应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药物剂量和药效之间的关系是这一学科当前的研究重点。
随着对血液流变学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血液黏度的适度升高可能对机体有益。例如失血性休克时补充低黏度的血浆扩容剂虽然容易流动,但治疗效果不佳,而采用黏度较高的血浆扩容剂效果就比较好。再如,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细胞数量和血液黏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可出现降压和降糖疗效。
显然,血液黏度的适度增高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并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因此,单纯降低血液黏度来改善血流的观点有失偏颇,而调整血流血管相互作用的生物效应,并适当改善血流和血供的观点则较为全面。
新角度诠释运动益处
通常,被动地以增高血液黏度提高血流剪应力,不如主动适量运动促进血液流动来增加血流剪应力并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更有效。回顾中医古代实践,调控血液流动(血行)采用了多手段干预,包括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和保健运动等。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导引图》, 在相关文字中阐述了导引运动与治病的对应关系。还有华佗设计的五禽戏,也是对运动功效的一个经典注释。
为了观察运动和活血中药成分的联合生物效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我们设计了大鼠运动与给予川芎嗪的实验。运动分别为常规笼养(模拟缺乏运动)、走步和跑步三个水平。结果表明,缺乏运动时小鼠血液中易导致心脑血管病炎症因子的量较高,运动、川芎或两者联合可降低某些炎症因子的量。提示单纯运动或运动和药物联合作用可能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从而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总之,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加深了,运动不仅能加速新陈代谢,它还可以多靶向地调整体内炎症因子的分泌。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