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灵巧□
控制疫病暴发就像战斗,时间往往决定成败。而一直以来,常常在传染病暴发之后,实验室才开始调查、分离和甄别病原,给出疫情诊断意见。为此,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正在努力编织一张网,让实验室网络超前监测,敏锐发觉散在传染病例的内在关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捕捉隐性疫情而迅速施控。这张网名叫PulseNet China(中国病原细菌实验室监测网络)。
网络监测使疫情控制提速
PulseNet是一个基于对病原菌分子进行分型和比对的实验室监测网络。它利用标准化的病原菌分子分型技术,通过分布各地的网络实验室的实际检测、报告和信息比对,识别传染病散发病例间的关联,进而开启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搜索危险因素,追溯暴发来源和传播。支撑该监测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工作会议上,该所所长徐建国告诉记者,PFGE即细菌亲子鉴定技术。细菌的染色体很大,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可产生许多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这些片段的数目和大小相对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通过电泳方法,可把这些DNA片段分开。由于它们分子量大小不同,电泳后在凝胶上的位置就不同,通过染色,用颜色显示出来,形成图谱。凭借这些图谱,可以区分同一起传染病暴发中哪一个病例另有传染源,也可以发现相距遥远、似乎无关的散发病例为同一病原菌所引发。PulseNet的精髓就是把形成图谱的高精技术变成“傻瓜”技术,标准化后推广到所有参与实验室,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实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实验室实时信息传递与比对。
徐建国介绍,1998年5月,最早的PulseNet在美国建立。在PulseNet建立之前,美国应对大范围内呈散发状态分布的传染病暴发成效甚微。例如,1993年,美国某连锁快餐店汉堡包导致大肠杆菌O157食物中毒事件,发病者超过700人,4名儿童死亡。追踪病原菌与确定原因食品工作用了39天,错过了采取措施的最佳时机。
PulseNet网络建立后,美国应对此类疫情变得得心应手。比如,美国威斯康星州最近发现了一起志贺氏菌疫情暴发,3名病人分别在3家餐馆就餐后发病。3家餐馆间没有联系,但3位患者致病菌图谱相同。收到事发地实验室这一电子邮件后,网络总部立即向美国境内的20多家网络实验室转发信息。次日,洛杉矶实验室回信,报告当地也发现了餐馆就餐病例,且致病菌DNA与威斯康星州发现的致病菌DNA完全相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将情况通报给境内外所有网络实验室。很快,加拿大7个州的实验室报告了同样病例的DNA图谱。其后,快速铺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人就餐餐馆均从远在墨西哥的一家农场购进了一种芹菜,芹菜的叶子被志贺氏菌污染。追踪调查中,从农场清洗芹菜的水里发现了元凶。于是,一起跨州、跨国疫情被及时控制了。
细菌“亲子鉴定”巧建功
2001年,亚太区PulseNet成立。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是发起单位之一。从此,标准化的PFGE技术在我国迅速推广。
2004年,北京出现由非产毒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扩大搜索后,发现了更多相同病例。病例分布在几个城区的写字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人均吃过同一送餐公司配送的午餐。从该送餐公司食物操作间的采样分离到了非产毒霍乱弧菌。但该菌平时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海产品中,不能判断就是这些菌株“肇事”。病菌样本送入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后,实验室人员启用PFGE技术比对病人菌株和操作间分离菌株、比对同年份环境监测分离菌株及其他月份散发病例分离菌株。结果显示,前者DNA图谱完全相同,后者明显不同。铁的证据表明,散发于不同城区的腹泻病例属同一菌株引发,送餐公司所送被污染午餐是祸根。
一起有争执的“疫情案”,则靠PFGE技术改判。辽宁某学校发生一起霍乱疫情,发病者均是在校就餐学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多个患者都在校园就餐之后发病。实验室病原检测不仅从学校食堂饭菜中查到了霍乱弧菌,而且从2名学生和1名厨师粪便标本中也分离出了霍乱弧菌。由此,厨师受到罚款和辞退处理。厨师不服,坚称自己不是传染源,并四处投诉。最终,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通过PFGE分析得出结论——2名学生的菌株与该厨师菌株完全不同,前者为产毒株,后者为非产毒株,并且二者的DNA图谱也不相符。厨师由此“洗冤”。
2005年夏,四川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出现中毒性休克,死亡人数多。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四川省CDC紧密携手,短短几日即从病人和病猪标本中分离到高致病性猪链球菌,完成了病原毒力基因测序。用PFGE技术分析发现,该疫情中所有分离菌株与几年前江苏一起疫情中发生的致病菌DNA图谱相同,均为一种强毒力的新菌型,于是将其命名为序列7型猪链球菌,并在全球率先建立起猪链球菌PFGE数据库,为未来国内外疫情科学防控奠定了基础。
实时预警将成为现实
截至目前,PFGE技术已经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推广至全国30余个省级和市级CDC,超过60名实验室专业人员接受了培训。据悉,建立标准方法,在全国疾控系统推广,将是PulseNet China建设的起始点。
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阚飙介绍,2010年,PulseNet China建设将迈出大步伐。今年,不仅要建起包括部分省市CDC实验室的试运行网络,而且要建起信息网络平台,并完成测试、完善和运转。2011年,建起PulseNet China质量管理体系,并进入实际应用。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目前,该所已与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启PulseNet China数据分析与发布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阚飙说,PulseNet China是一个由中国CDC中心实验室协调管理、基于各地CDC专业实验室对分离病原菌DNA进行“指纹特征”检测分析、数据交流而建立的实验室监测网络。其近期建设目标是针对我国重要细菌性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建立适于省级CDC系统监测网络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病原细菌分子分型技术,建立基于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数据传输和分析的网络化技术,实现网络中不同实验室数据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及时分析和交流共享。
据悉,中国PulseNet和美国PulseNet有一个显著的差异。美国PulseNet只监测通过食物传播的病原菌,中国PulseNet监测则面向所有引起传染病疫情的病原菌。目前,中国PulseNet已初步建立起PFGE 技术的病原体有17种,包括大肠埃希菌O157:H7、霍乱弧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脑膜炎奈瑟菌、鼠疫杆菌、钩端螺旋体、猪链球菌等。
徐建国告诉记者,PulseNet China代表了我国细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的未来。其建设远景规划是构建中国细菌性传染病疫情调查分析体系,融汇临床、流行病学、地理、生态、气象、基因组、耐药性等众多领域的海量信息,实现对传染病实时预警预测,精确制定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