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输血:从动物到人

发布时间: 2020-05-05 02:13:05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牟新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流血经常是受到伤害的表现,流血几乎总是伴随着流泪,血、泪两个字也经常连在一起使用,以表达伤心或受到伤害的程度。但至少有一种情况例外随“流血”而来的却是痛

牟 新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流血经常是受到伤害的表现,流血几乎总是伴随着流泪,血、泪两个字也经常连在一起使用,以表达伤心或受到伤害的程度。但至少有一种情况例外:随“流血”而来的却是痛苦的减轻和生的希望,这就是义务献血。

  人类历史开始之时便是人类流血史之滥觞,而临床输血治疗仅仅有160多年的历史,现代人无法想象160年前的漫长岁月中,没有输血的治疗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和结果。人工血液的历史则更短,1937年,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刚刚起步。当时,美国科学家把红细胞直接分离出血红蛋白溶液,输入动物体内后发现,不仅降低了携氧能力,还可能造成肾衰竭,实验被迫终止。又是动物做了医学进步的实验品,但还远远没有停止,人造血安全与否是科研人员要考虑的第一问题。

  在人工血液问题上,人类依然是首当其冲选择了小鼠这个“英雄”。在众多的人工血液品种研究中,携氧能力是评价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氟化碳乳剂人工血液的研究是比较有成效且重要的一个方向。全氟碳化合物是一种合成液体,氧可溶解在这种液体中。它最大的好处是,全氟碳化合物能大批量生产,纯度也可很好地控制。1966年,Clark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美国3M公司所生产的全氟碳化合物对氧的溶解度约为水的20倍,携氧能力为血红蛋白的数倍,并且使用来实验的小鼠得以生存。

  次年,转而使用大鼠实验,研究又有所突破,Sloviter等以白蛋白为稳定剂的全氟碳化合物乳剂对大鼠实行脑灌流亦取得了成功。到了1968年,Geger等以全氟三十胺乳剂给大鼠进行血液交换接近100%,大鼠生存8小时。其后Clark动物实验心脏灌流成功。

  两年后,实验动物升级为狗和猴子,日本科研人员光野、火柳等人主持了这项研究。1970年,他们用氟碳化合物与狗作90%血液交换,换血后的狗生存了一年以上。这是在动物中以人工血液进行全血交换的第一次成功。在其后火柳等与日本绿十字中央研究所共同研究的11年中,致力于研究全氟碳化合物乳剂的携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并力求减少副作用。经反复改进,在猴体内进行99%的换血,无一例失败,全部长期存活。

  近几年,虽然完全的血液替代品还没有出现,但曙光初现。英国《泰晤士报》2008年8月20日报道,美国一公司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在实验室中利用干细胞制造出人造血。倘若这一研究成果能继续推广,人类将从此结束献血,也令输血感染的风险不复存在。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