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3种预处理措施可保护心脑手术病人

发布时间: 2020-05-05 04:50:17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院长熊利泽、心血管外科易定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数年探索,在非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及共同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其研究项目“预处理和后处理诱导缺血耐受机制

本报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院长熊利泽、心血管外科易定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数年探索,在非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及共同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其研究项目“预处理和后处理诱导缺血耐受机制及在心脑保护中的应用”于近日获2008年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手术和部分特殊手术病人术后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护方法,部分手术围手术期继发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为2%~10%,死亡率高达26%~6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率为1%~3.7%,死亡率为18%~32%。如何预防围术期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麻醉领域的重要课题。

  熊利泽教授等人经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预处理有共同作用机制,并率先证实细胞内JAK/STAT为3种非缺血预处理的共同信号通路。发现缺血后处理抑制mPTP开放、减轻缺血后线粒体损伤等产生脑保护作用,首次应用腺苷后处理瓣膜置换术病人,显著降低了体外循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使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减少29.7%,ICU滞留时间由4.4天缩短为3.1天。将高压氧、电针、氟醚类麻醉药3种预处理措施应用于2132位心脏和颅脑手术病人,明显减轻了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相关的并发症由3.7%降低为1.2%。    (段晓宏  任伟锋)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