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说,以前的收藏是一项贵族活动,那么如今的收藏市场,已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共存的全民盛会了。“这个世界上,什么‘家’最易当?收藏家。”我市某资深收藏人士简单一语,道出了现如今收藏市场的雅俗共赏之风。
撕下最后一页日历,2011年就在眼前。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步入“大牛市”至今的收藏品市场,在过去的5年内,拥有怎样的得与失?面对下一个5年的到来,义乌收藏品市场该何去何从?
“目前,加入收藏协会的‘铁杆藏迷’已达300余人,而我市的收藏爱好者,绝对有上万人之多。”义乌市收藏协会副会长童晓说,过去5年,义乌收藏之风空前高涨,收藏已经成为一项全民活动。
古玩书画城
开创义乌收藏新局面
2005年9月,义乌市收藏协会成立。而在“十一五”期间,义乌收藏界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就是义乌古玩书画城的开业。
集古今雅趣,承闻名薪火。文化艺术品的研究、收藏与投资,开始逐渐成为一项群体性的社会活动。民间的收藏热情喷涌而发——自发的地摊集市,先后涌现的大小画廊、古玩店、奇石店、收藏品商店……历经毛家巷一带、贝村路一条街的几度变迁,最终,义乌市国际花市古玩书画城于2006年4月1日隆重开业。
开业之初,古玩书画城拥有47间平面古玩店,28间书画店,31间工艺品店,数百个地摊能同时经营。之后规模不断扩大,到如今画廊33间、奇石馆13间,陶瓷馆10间、玉器店16间、木雕15间、裱画室3个,临时摊位30个,地摊容纳800余个的盛况。每到周六交易日,交易区内地摊一个挨一个,各式奇特的古玩商品琳琅满目,场内人群熙熙攘攘,打探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组成一幅热闹生动的画面。
然而,如今的古玩市场还多是铁皮房和地摊,亟待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供广大收藏爱好者经营、购买、把玩,大家都在期盼一个更富盛名、更具功能的收藏古玩、书画集散市场出现。
记者从义乌市农贸城国际花市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新古玩城的规划正在上马进行。届时,400多间店面的仿古建筑群将内“藏”于花鸟市场中,并与之形成一个艺术品城。
“新古玩城的落成,势必能吸引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来义乌淘宝、献宝。而新古玩城也将会吸纳古玩、现玩(邮币卡、钱币等)、石玩(玉器、珠宝等)等更多类别的藏品入驻。”童晓表示,“十二五”期间,收藏品协会更要炼好内功,把筹办收藏品鉴定委员会放到议事日程上,通过集体把关,消除古玩城目前隐现各自为政、互相拆台的现象,塑造义乌收藏市场的积极稳健形象。
现玩或成日后收藏主流
2003年来义乌经商的香港人张伟民,在义乌收藏市场淘到不少宝贝。“2003年花了1000多元人民币买到一套猴票,现在已经涨到14000元了。而我随后花了4000多元购买的文革十年邮票全集,如今市场价已飙升至一二十万元。”这不是个别现象,在义乌收藏界,这样的“传奇”还有很多。
“但是我预计,随着义乌的企业家、上班族、退休员工这样的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未来5年的收藏市场,势必会出现古玩真品、古玩珍品越来越少的境地。”童晓分析,古玩收藏,很有可能会成为有钱也难得的“无米之炊”。“古玩收藏,将会逐步成为高端藏品,是有资金、有收藏知识、有收藏兴趣爱好人士的选择。而包括玉器、奇石、邮票在内的现玩,以及旧书报、文革用品等在内的收藏品,将会成为日后收藏界的主流。”
通过多年来的收藏实践,一批经验比较丰富的收藏者开始发挥其在业内的影响力。他们对藏品不断进行研究,不断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已然成为现今省内收藏界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童晓说,过去这5年来,余汉平出版了《青铜器》并引起较大反响,由市志办刘俊义主编的《义乌票证》,也即将与读者见面,义乌收藏界的不少收藏“大佬”都有文章收录。
“专业、系统,是日后我市收藏界的一个大方向,家庭收藏馆、专题收藏馆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收藏‘大佬’的专题研究成果也将陆续发表。”童晓说,义乌收藏爱好者的鉴赏力,是必然会越来越高。
标签阅读: [db: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