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特稿(记者袁育堃)几年前,南昌市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24小时药店,然而现阶段能坚持下来的却越来越少。尽管不少药店打出了夜间营业的招牌,但是其中多数却无人值守。
市民凌晨无法买药
“我凌晨着凉肚子不舒服,想到家附近买点感冒药,但去了好几家24小时售药铺都没有开门。”近日,南昌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反映,夜里那些24小时药店形同虚设,绝大部分都不开门,非常不方便。
半夜买药跑空的可不止李女士一人。12月23日凌晨1点,家住恒茂广场的周先生突然开始闹肚子,一直到3点都没有消停下来。爱人杨女士跑到楼下想找家药店买药,结果跑了几家店都没有开门。尽管这些药店都是标有24小时服务的正规药店,但无论杨女士怎样敲门,店内都无人应答。
24小时药店形同虚设
针对市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连日来对南昌城区的药店进行了实地调查。记者在中山路、阳明路、红谷滩新区等地调查了解到,能够坚持做到24小时售药的药店非常少。
在八一大道、青山路、福州路等一些药店相对开设集中的地方,记者看到包括博爱大药房、昌盛大药房、黄庆仁大药房在内的不少连锁药店门口都摆放着24小时营业的招牌,虽然店内灯火通明,但是大多数药店都是大门紧锁,无人值守。
经过多方寻找,记者终于在中山路上找到一家正在营业的药店,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凌晨来的顾客会比较少,但是为了他们店里的品牌形象,一直坚持24小时售药。
夜间售药入不敷出
药店的工作人员帮记者算了笔账,夜间售药的窗口是不销售处方药的,主要以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等为主,所以即便有生意,一般也超不过百元。
所以夜间的销售额占全天总销售额比重非常小。“晚上还要特意安排一个晚班,这就意味着药店多请一个人。通宵加班的费用一个月成本至少得六七千元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深夜前来购买药品的人数很少,不要说医生的加班工资,就连水电开支都可能赚不回来。
除此之外,药店里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为女性,夜间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凌晨潜在的风险比较大,一旦发生意外,夜里值守的员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位在药店从事多年且具夜间值班经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晚班的时间从晚9时到第二天早上8时。每次值班她压力都非常大,来买药的人中,经常有人喝醉酒,有的打架受了伤,砸碎玻璃的情况时有发生。
规定24小时服务保障
12月9日,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要求,为方便群众夜间购药,药品零售企业24小时售药服务必须保证药店夜间有值班人员、购药窗口有门铃、值班电话等。确实提高药店24小时售药服务水平,保障群众夜间用药及时与方便。
南昌市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万辉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出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药店24小时营业或开设24小时售药通道,而这次下发的《通知》主要是起到引导作用。“我们在看到药品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希望更注重社会效益。”药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形象。
记者了解到,尽管药监部门下发了进一步的规范通知,但对于提早关门等行为未提出强制性的惩罚措施。
近日,杭州市医保局也与市药监局共同商讨过24小时药店是否有必要强制规定。“考虑到药店24小时营业的人力、财力成本,相对于极少数夜间购药的需求来说,其实是很不划算的;另一方面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提倡大家生病时自行购药服用,如果夜间突发急病,应该及时去医院看急诊,由医生来开药。”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市民可以在家中备一些常用药,像治疗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的药品,一旦出现其他症状,最好是直接去医院就诊,尽量不要随便用药,以免用错药而加重病情。
应承担社会责任
有人提出质疑,药店也是企业,是否24小时营业是否该由企业自己决定,食药监局的这个规定管得是否过宽?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店与其他经营性商店有区别,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夜间售药本身具有公益性质,要想让24小时药店落到实处,政府部门也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主动提供24小时服务的药店,可进行适当补贴其夜间售药的经营成本,政策上也给予一定优惠,提高药品零售商家参与夜间售药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诊所等医疗机构开展夜间便民服务。
标签阅读: 央视网调查:南昌24小时药店多数“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