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宝医疗网12月27日讯 2020年,非中医类别医师还能处方中成药吗?这是不少中药从业者的心头大石。 日前终于有省份明确给出解决方案,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山西省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考核方案(试行)》,培训对象为非中医类别医师,培训周期为一年(总学时不少于480学时),通过集中学习、临床实践、课外自学等方式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换言之,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便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在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下,开具中成药处方。 阵痛,是为了规范合理使用 被业界称为“西医禁开中药”的政策来自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对于中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国家医保局在新版医保目录印发通知中也参照上述政策提出,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基金方可按规定支付。 不过,正如行业人士指出,相关政策的真正落脚点其实是在中药规范化运用。有报道称,目前60%~70%的中成药处方是由综合医院非中医师开出。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主任张洪春就在其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要加强西医师使用中成药的培训、考核和管理。他强调,绝大多数西医不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配伍和禁忌,多开和错开非常普遍,辨证不正确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也浪费医保基金。 西医开中药的背后,凸显了目前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执业(助理)医师360.7万人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5万人,比重约为16%。大部分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涉及中医的只有一门《中医学》,因此对中医只有较基础的了解。 培训方案明晰 抹掉市场阴霾 事实上,山西并非首个明确经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可进行处方的省份。如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在早些时候就联合印发通知,规定了5种不同条件下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具体要求、服务类别,其中就包括了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辖区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所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考核合格后,可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药适宜技术等3类中医药服务。 此次山西制定了相当明晰的培训方案,要求对受培训的医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研读和所从事专业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培训,使其建立中医辨证思维,基本掌握中医药临床思路和规范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的方法。授课专家从山西有省、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遴选确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师资专家库”中选择,参与培训的医师还要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到培训承办单位指定的中医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跟师学习。 相信随着各地类似的培训计划出炉,笼罩在中医药市场上的“雾霾”或可消去,中药处方将走向正轨。毕竟,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文/小编)
标签阅读: 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