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免疫系统精细调控研究获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 2020-05-08 12:22:13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侯晋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发现了免疫细胞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情况下,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新型调控机制。日前,

本报讯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侯晋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发现了免疫细胞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情况下,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新型调控机制。日前,该研究论文以封面标题并配发专题评论的形式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同属于免疫系统的“哨兵”——抗原提呈细胞,其作用是能够识别入侵机体的外源性病原体且吞噬消灭,并激活免疫应答以清除病原体。如果这类细胞失控可导致机体组织的损伤,甚至诱发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因此,该免疫细胞的应答过程必定受到精细调控。

  曹雪涛等在研究中,观察到磷酸酶SHP1基因缺陷的小鼠可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并伴随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如关节炎的发生,发现该基因缺陷小鼠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干扰素。这提示,免疫系统存在着分别调控干扰素和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途径和机制。他们的研究证明,SHP1分子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和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而控制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而且 SHP1分子能抑制IRAK1的活化,使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识别病原体后可增加分泌干扰素,从而有利于机体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又抑制了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自然·免疫学》杂志用3个内页的篇幅,配发了题为《精细调控TLR信号转导》专题评论,对于此项研究的创新性及其潜在应用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该研究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机制及免疫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提出了新方向,也为防御病毒感染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的新药设计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思路。(肖  鑫)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