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天一)近日,由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付丽完成的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IMPC)生物学行为研究及应用获得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该研究为发生在肺、甲状腺、前列腺、卵巢等器官的IMP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993年,科学家在肿瘤中发现一种具有桑葚样形态学改变的组织,具有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征,将其命名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乳腺病理学分类将其列为一个独立的病理类型。但是,肿瘤中含有的IMPC组织达到多大比例才可被诊断为IMPC,在医学界尚没有统一诊断标准。
针对这个问题,付丽带领的科研小组于1999年应用新的切片技术,分析IMPC在癌组织中所占比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IMPC的侵袭和转移率极高,小比例的IMPC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研究小组提出诊断标准,即只要癌组织中出现IMPC成分就应诊断,并注明其所占比例,使IMPC患者免于漏诊。
该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使 IMPC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个体化治疗,极大地提高了IMPC患者的治疗效果。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显示,IMPC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从原来的11.2%降到1.27%,3年生存率从59%上升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