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中的“人造皮肤”
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科学家们在对生命科学与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工程学说。那么究竟什么是组织工程技术呢?让我们从我国组织工程研究首个成功制品“人造皮肤”的形成过程中寻找答案。
活体“人造皮肤”也就是医学所称的组织工程皮肤,它是使用组织工程原理与方法体外制备的一种皮肤替代物,通过获得自体或异体的极少量皮肤组织,将其在体外经过消化、分离、培养,获取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大量扩增,按细胞类型及代数建立不同用途的细胞库,再将表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支架上,重新形成一定形态和功能,并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皮肤。因此,组织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体器官缺损后的永久性替代。组织工程融合了细胞生物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皮肤是覆盖于机体表面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据统计,中国每年烧伤与溃疡患者1500万人,其中需进行皮肤移植的病例在350万人,因而皮肤移植的市场容量大于20亿元。
尽快寻找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人造皮肤”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在组织工程领域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在美国,组织工程产品正以每年市值净增22.5%的速率快速发展,我院金岩教授和他的课题组也在国家“十五”与“十一五”、“863计划”等的资助下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终于解决了大规模细胞培养问题,建立了生产所需要的细胞库。并先后在多家医院进入临床,成功完成300余例临床试验,均达到理想效果。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组织工程首席科学家曹谊林在美国研制的“老鼠背上长耳朵”曾经轰动一时。随着组织工程研究的日新月异,以美国为主导的组织工程产品相继进入临床,近日我国组织工程研究成果——“人造皮肤”终于也走出了实验室。
链接——
三问“人造皮肤”
不能“人造”时我们用什么?
常规敷料——不能降解、影响皮肤愈合过程中的表皮再生、无生物活性、仅作为临时创面覆盖物对创面修复无促进作用。
生物敷料——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效果要优于常规敷料,对较浅的皮肤损伤疗效较好。
自体皮肤——目前临床治疗最理想的选择,但需要从自体取一块健康的皮肤移植到患处,二次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造成供皮区的损伤。有时也存在自体皮肤来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有的疾病,如难愈性溃疡,自体皮肤移植的效果有时也不够理想。
异体皮肤——皮肤来源于其他人捐献的皮肤,可能存在免疫排斥等潜在风险。
人造皮肤的原理是什么?
人造皮肤就是将提纯的人体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上,后者可作为人造皮肤的细胞支架。而后,在适宜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细胞活性,以便在植入患者体表时,发挥促进伤口生长愈合的作用。由于不含有抗原呈递细胞,人造皮肤一般不会引起强烈排斥反应。
人造皮肤的优势在哪里?
人造皮肤是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与正常皮肤组织结构相似、对伤口具有一定的贴附性、可防止细菌入侵及生长、无毒性、较低免疫排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人造皮肤”中含有活性细胞和丰富的生长因子,可直接参与伤口愈合,实现了对伤口的主动修复。但目前人造皮肤还缺乏毛囊及汗腺等皮肤附件,与天然皮肤还有一定差距。另外人造皮肤的保存期短,影响其推广和应用。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张勇杰 田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