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宝医疗网12月23日讯 基层医疗机构急需配置大批设备,市场将迎来爆发,大批县级医院升三级(附名单)。 利好政策袭来,提升基层医疗 近日,据财政部官网消息,为提高预算完整性,加快支出进度,现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用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据悉,该项预算收入列入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9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科目,支出列入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0卫生健康支出”科目。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落地执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知指出,按照每个市1000万元,每个县300万元,每个市辖区100万元的标准测算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总金额。 其中,60%按区划因素分配,20%按人口因素分配,20%按绩效因素分配。 可以看到,中央财政投入近100亿元给3012个市县医院,用于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其中县域医院投入占比近60%(共1971个),扶持力度之大。 (制图:赛柏蓝器械) 基层要补齐哪些医疗器械 国家卫健委发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其中公布了全国3.6万乡镇卫生院和3.5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新版的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该配置备 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远程心电监测仪器、空气消毒机、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设备。 附:最新《县医院医疗设备设施基本标准》 县级医院升三级 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配置的完善,大批医院迎来升级。 9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名单的通知》,通过第一阶段3年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全国300家县级医院已基本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要求,并公布了这300家县级医院名单。 通知要求:达标县医院要发挥县域“龙头”作用,以人才、技术、专科能力为核心,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使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一)强化专科能力建设。针对县域居民诊疗需求较大、县域外转诊较多、群众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以及重大疾病,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专科能力建设,鼓励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等专科专病中心,重点加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创伤、儿科、精神科、传染性疾病科等专科能力建设,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适宜技术、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等措施,不断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积极开展儿科、精神科、产科、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形成稳定、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加强教学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教学和培训中的优势作用。 (三)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结合当地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引进并推广适宜技术项目,逐步推广内镜、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进一步提升微创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临床使用比例。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等建设,提高血液净化、微创介入等服务能力,提升对终末期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能力。 各达标县医院要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帮扶其他县级医院共同发展。 (一)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县级医院在城市与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间的“纽带”作用。在做好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诊疗能力,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继续加强与城市大型医院的合作,完善与城市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通过医联体建设、技术协作、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与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关系,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县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逐级帮扶”模式,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 (三)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地缘、合作意愿等因素,主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与尚未达到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的县级医院,尤其是部分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县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扶提升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