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做好养生工作,对于一整年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春季又该如何养生呢?
一起来看看吧!

春季养生,坚持做好“三个字”,为一年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石!
第一字:“养”1、养肝脏
中医有云: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
春天,是养肝的“黄金期”,肝气通于春,春季养肝,可事半功倍。

①吃韭菜,生肝阳。
春季,多吃点韭菜,有助于生发体内阳气,可养护肝阳。
韭菜,搭配鸡蛋,一起炒食,阴阳双补,是最佳组合。

②散散步,疏肝郁
春季,要注意多外出“踏青”,散散步,有助于疏肝理气,肝气生发。
尤其是,晚饭后,半小时,散散步,是最佳选择。

③子午觉,补肝血
睡眠,是养肝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一旦,过子时不睡,就会造成肝血不足。
子时要熟睡,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不可熬夜。
午时小憩,小睡一会午觉,可养肝肾,进而有利于养肝血,促进肝脏健康。

④揉太冲,降肝火
手指指腹,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易产生酸、胀、痛为宜。

2、养脾胃
春季,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此时,对于脾胃,是一个巨大考验。
稍微不注意,十分容易导致胃病复发,甚至导致新胃病。
所以,春季,要注意养护脾胃。

①多食黄,健脾胃
中医讲,黄色入胃,多吃黄色食物,对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黄小米、黄豆、南瓜、芒果、木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②饮热茶,暖胃止痛
喝点热茶,可暖身驱寒,对于胃部健康,也十分有益。
尤其是,草药代茶饮,将茶与药,相结合,对于调理胃病,有独特的优势。
玫瑰花、茉莉花、蒲公英等,泡水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③少抽烟,少喝酒
吸烟,会加重胃炎、溃疡病的病情,不利于胃炎、溃疡病的康复。
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约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喝酒,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越浓、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对胃黏膜刺激性越大。
所以,养护胃部健康,一定要少抽烟,少喝酒。

1、防春火
春季,随着温度的回升,人体十分容易导致上火。
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注意防春火。

①春捂要适当
“春捂秋冻”,15℃,是春捂的临界点。
超过这个温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否则反而容易诱发“春火”,易生病。

②多喝水
每天,多喝水,有助于减少身体上火。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小口慢慢喝。
注意,是白开水,不要用其他饮品代替。

③清淡饮食
饮食要注意清淡一点,切莫吃的过于油腻,辛辣。
一旦,饮食不注意,十分容易导致人体上火。

④多吃蔬果
新鲜的蔬果,不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还可以帮助人体去火。
如葡萄、草莓、雪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防春困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却十分容易产生困倦和思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春困”。
容易犯困,人会变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因这一系列的症状,也有人称其为“春天疲劳综合症”。
所以,春季,一定要注意防春困。

①规律作息
首先,就要管理好睡眠。
最好保证睡眠时间6-8小时,不要熬夜,每天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

②勤通风
春季,保持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否则室内含氧量减少,会助长“春困”的发生。

③适当活动
活动关节、舒展肢体,可有效的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缓解春困。

④伸懒腰
伸懒腰时,有利于血液,赶回心脏,再循环到全身,更多的氧气能携带供给各个器官,使人更精神。

1、排毒素
春回大地,万物生发,此时,是给人体排毒的大好时节。
春季,给人体做做排毒工作,可以将积攒的一冬天的毒素,排出体外。

①揉极泉穴,排心毒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经常按揉,能够祛除心脏火郁毒素。

②敲肝胆经,排肝毒
大腿内侧是肝经,外侧是胆经。
经常敲打,有益疏通经络,促进肝脏排毒。

③揉涌泉穴,排肾毒
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经常按揉,有助于护肾排毒。

④揉天枢穴,排肠毒
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经常按揉,能促进消化,增强肠道蠕动,和体内废物排泄的速度。

2、排湿气
春季,降雨逐渐增多,尤其是谷雨过后。
此时,要注意防湿气入侵,给人体去去湿气。

①揉委中穴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
经常按揉,有助于帮助人体排湿毒。

②热水泡脚
经常用热水泡脚,不仅可驱寒暖身,还有益于排除湿气,助力身体健康。

③少喝酒
中医讲,酒助湿邪,所以,想要更好的祛湿,一定要注意,少喝酒,滴酒不沾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