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如何区分传统节日和舶来节日?一个神回复是,传统节日都是要吃的!仔细想想,似乎真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面都离不开吃,“民以食为天”不是说说而已!而我们对于“吃”这个字,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养生。
食疗养生的概念从古流传至今,想要通过美食来调养身体,还必须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每一个季节、节气,所吃的食物都是不一样的!清明节气到来,与其大吃大喝,不如来看看这份养生的食谱吧!
1.柔肝养肝
春属木,与肝气想通。春季里,人体的肝气相对比较亢盛,尤其是清明之后,春气更加旺盛,在饮食上,我们要注意柔肝、养肝,比如菠菜、荠菜这一类的食物是最适宜食用的时令蔬菜。
春季容易复发头痛、晕眩等病症,也很容易因为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这些都与肝阳有关,想要预防这些疾病,就要做到不要让肝阳上亢,除菠菜、荠菜外,还有韭菜、香椿,都是很适宜食用的。
2.祛湿健脾
脾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脏腑,脾属土,四时皆旺,所以四季都可以养脾。伴随清明而至的还有雨季,气温也逐渐上升,在这样的季节气候里,湿气最容易中伤身体,而人体脾脏喜燥恶润,一旦被湿邪中伤,就容易出现脾气困阻,短时间内会出现消化不良、不欲饮食,长久之后还会出现面色无华、浮肿。春季中伤脾胃,到了夏季更容易出现泄泻等疾病。
所以清明饮食,祛湿健脾也是十分关键的,山药、党参、白术等都可以加入日常的食谱,还可以用茯苓、薏仁煮粥、泡水。
3.清补为主
虽然传统习俗上,清明与寒食节相连,但并不意味着饮食上可以过于寒凉,清明饮食还是应该尽量益温,益以清补为主。清明前后,以艾草所制的青团,虽然属凉食,但艾叶性温,可以帮助祛湿、散寒,可以适量食用,如果是脾胃久虚的病人,还是应该适量即止。不同于冬季的大温大补,春季清补应该尽量少吃羊肉、狗肉等,宜食用猪肉、银耳、大枣等温和清补食材。
清明节气,拒绝大吃大喝,这些养生饮食原则,你记住了吗?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本文来源:金兰中医学社,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