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有没有全国联网、异地就医能不能即时结算,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此项民生呼吁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交上了一份履行政府承诺的“高分答卷”。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媒体调查团,分赴北京、海南、安徽等地,实地观察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消除了看病报销的顾虑
在北京协和医院,刚刚出院的己女士给这项工作打了“满分”。己女士今年64岁,来自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多年来一直参加新农合。由于孩子在北京工作,她时常前来陪同居住。今年8月,她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并入住消化内科,此后接受微创手术,病灶被一次性完整切除。
“医疗费用共计2.2万余元,出院时自付1.2万余元。”己女士说,由于不用回安徽报销,今后她在北京可以安心康复,孩子也可以安心工作,“新农合确确实实免除了以前看病报销的顾虑”。
北京协和医院于今年4月启动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5月实现与国家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平台联通,6月15日实现首例外地新农合患者的直接结算报销,截至目前,已为来自全国9个省份的90位新农合患者提供了此项服务。
千里之外,在安徽省立医院,记者看到,该院跨省医保结算窗口的旁边张贴着“国家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结报”的宣传海报,一些省内异地患者、外省患者立等几分钟后,顺利实现了结算报销;在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务工人员阿尔五足,在出院即时结算后,拿出手机扫了宣传牌上国家新农合App二维码并下载软件,他说,今后在外就医可以在手机上查询新农合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9省份1.5亿人可从中获益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当前全国共有1518家定点医疗机构,分布于31个省(区、市),可为省内异地或跨省就医患者提供新农合直接结算服务。由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当前国内共计有9个省份的新农合归属卫生计生部门管理,覆盖人口1.5亿人,这些人将从此项工作中获益。
据了解,这9个省份均建立了覆盖辖区全部统筹地区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与国家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平台联通。以国家平台为枢纽,联通各省级、县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和31个省(区、市)的定点医疗机构,一个互联共享、功能完备、运行平稳、信息安全的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网络系统,已基本建成并不断完善。
安徽省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和平介绍,安徽省从2008年起,对新农合信息系统逐步升级改造,分阶段实现了县域内、省内异地和跨省异地联网及时结报。从2011年起,探索跨省即时结报,依托县级新农合信息平台与省外医疗机构通过“点对点”方式开展跨省即时结报;2017年,按国家统一部署,安徽省全面推进从“点到点”向“点到面”跨省即时结报的模式转换。今年7月10日,安徽省完成了通过国家平台的跨省结报联网工作,全面实现双向跨省即时结报,首批签订跨省即时结报协议医院194家,现在扩大到了400家。
“目前,海南省已实现各市县至少有1家联网医疗机构为外省参合群众提供跨省联网结算服务,同时已联通31个省(区、市)的353家医疗机构,方便本省内经过规范转诊的新农合患者就医。”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周国明说,随着新农合跨省结算的全覆盖,将吸引外省更多游客到海南来。
优化流程减少患者负担
中国医学科学院自2016年开始承担国家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平台建设任务。
“实践证明,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平台在线转诊审批、住院登记、窗口结算、垫付资金回款等功能,运行平稳、简约高效、安全有序,充分满足了全国海量异地就医参合患者数据交流和处理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表示,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民生痛点。
池慧介绍,在参合患者身份确认环节,坚持以身份证和转诊单为转诊依据,消除其他前置壁垒,减少患者证明负担;在转诊环节,开发短信通知功能,转诊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至患者手机,减少患者咨询负担;在信息采集环节,最大限度使信息自动生成,减少患者填报负担。为方便患者查询,通过App、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向社会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和统筹地区联系电话,并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值班电话的抽查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
今年7月,全国首例***新农合支付业务系统在深圳龙华区人民医院上线。经过规范转诊跨省就医的新农合患者,在医院用***就能直接结算报销。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只需按要求填写***、参合地和转诊单号,就可成功绑定转诊单,住院期间可每天查看费用明细及报销金额,出院时通过***一键支付结算,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报销流程。国内多地的定点医疗机构有望在近期实现***支付。
标签阅读: 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观察 民众期盼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