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与人类历史几乎同步诞生的古老职业,是否将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最近报道的大批人工智能医生的诞生是否会让医生沦为智能医生的助理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近期,广东省内有医院引进肿瘤治疗领域“洋大咖”——“沃森医生”(Dr. Watson)。“沃森医生”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然而,记者走访了解到,“沃森医生”来粤行医几个月,医患向其寻求帮助的并不多。
比起“沃森医生”当初亮相时的高调来,它几个月才接诊了几个人,其执业生涯显得格外冷清。这俨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因为“沃森医生”,其配制和科技含量比许多普通人工智能医生都要高出很多。“沃森医生”尚且遇冷,其他智能医生的前景就很难被看好。
为什么“沃森医生”遇冷呢?
从客观方面来讲,首先,人工智能医生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很陌生,民众对“沃森医生”的知晓率不高,或许是“沃森医生”遇冷的原因之一;其次还有就是其一次问诊费高达4500元,在对其医治水平不甚了解的情况下,高额的诊费或许是令患者望而却步的另一项重要原因;还有医生对“沃森医生”介绍不详细让患者不能及时了解到它的功能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沃森医生”的遇冷。
从主观的角度来看,“沃森医生”等智能医生也将面临不少推广难题,患者接受它们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遇冷也许是一种必然。首先,机械化的诊疗方案,与患者力求最佳诊疗效果之间存在矛盾。“沃森医生”给出的机械化方案与疾病的多变性不相符。且在患者看来,诊疗方案需在不断的调整中加以完善,尽管这种调整不一定能够找到最佳方案,但患者追求最佳方案的权利不能被剥夺。
其次,“沃森医生”的定位模糊,导致患者无所适从。从功能上看,“沃森医生”本身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只是广泛借用众多顶级专家的智慧而已。也许在患者的潜意识里,“沃森医生”不过是医生的资料库和工具书而已,它提供的方案必须经过医生的筛选,它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医生而不是患者。
还有在长期以人为医师的观念下,人们很难从心理上去接受一个机器去给自己看病医治。人们潜意识会认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大脑的人如何去治病?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甚至不能接受这样的医生被允许用来诊断治疗疾病等等。
所以综合以上的几点以及我们不能确定的许多因素来看,智能医生的推广及应用以及真正的独立治病救人还将有漫长的一段路程。但是其所提供的方便将会逐渐在医疗体制中凸显出来。
那么面对大量人工智能医生的涌现,很多人质疑其最终能代替医生吗?
Airdoc创始人CEO张大磊——这位跨界互联网和健康医疗的创业者——在日前接受专访时肯定地给出他的答案: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的***性技术,如同历史上多次的技术***一样,它会提高医疗的效率和质量,却不会也无法替代医生。我们的理解是,人工智能是一个拐杖技术,必须与某个特定任务或者特定的场景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解决问题。
张大磊先生还表示,我们之所以认为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并不能替代医生,原因在于它解决的是具有输入输出结构的问题,而这些输入的数据和输出的结果来自于对人类的学习。成本低廉的大规模并行计算力、大数据积累、深度学习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芯片的技术成熟是促使人工智能发展出现向上拐点的四大催化剂,在医疗领域基于这些技术而开展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已经较为成熟,比如其可以准确地分析放射影像,识别疾病的早期病变等等。但是,人工智能无法搞定医疗过程的整个链条。
所以所谓的人工智能颠覆时代也只是对于医疗的某一小部分而言,会有很大的改善或是完善,而并非替代医生去诊疗。因为医疗应该不是机械冰冷的,应该是随病人的病情不断调整方案,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医疗。归根结底,医疗确实需要技术越来越发达,但再怎么发达,也脱离不了一个本质,那就是对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敬畏,对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标签阅读: 为何“人工智能医生”遭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