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们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至清明,万物生长,阴浊渐散,阳气清洁明净。短暂的假期,除了要向先人寄托哀思之外,适时利用阴阳变化,养护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
古人尤其擅长捕捉阴阳气候的变化,通过顺应四时,调整作息和活动来达到养生的目的。清明将至,这些养生小细节一定要注意哦!
1.食材调整
春属木气,与五脏之“肝”相呼应,清明节气之后,春气更加旺盛,万物争先生长,嫩芽已成新叶。这段时间在饮食上应该注意食材的调整,以清补为主,所选择的食材性味不能过于寒凉,否则容易伤害脾胃,最好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柔肝”作用的食材,既能顺调身体肝气,又不至于导致肝气亢盛,影响肝脾生理,比如像山药、菠菜、韭菜、荠菜、蒜苗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尤其是南方一带的地区,骤然升起的气温和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湿邪就容易中伤人体,如果春季被湿邪伤害,那么脾胃功能受到伤害,轻则出现消化不良、不欲饮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肝、肾等脏腑,在夏季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泄泻等疾病。所以在食材的选择上,“祛湿”也是必须考虑的,可以选择山药、胡萝卜等蔬菜,也可以加入白术、党参等健脾的食补药物。
2.作息调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详细的记载了春夏秋冬四季如何“顺应”以调养身体,在作息时间上,“春三月”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因为季节时间的变化,春季日落晚,日出早,所以晚上可以适当调后就寝的时间,早上要早起不能懒床,闲暇时间可以着宽松舒适的衣衫在庭院、公园里缓慢散步。
清明加上周末的假期,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许多人在小长假的日常就是晚睡晚起,夜间熬夜至凌晨,早上又睡到日上三竿,这样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无益,如果想要健康养生的话,最好还是保持规范的作息,利用假期外出悠闲踏步,舒缓身心。
3.情绪调节
春季是抑郁症、狂躁症等情绪病多发和复发的季节,“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是肝气不畅,亢盛则生易怒、暴躁,郁滞则生抑郁、忧愁。尤其是平素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人,正好可以利用清明假期,外出赏花、踏青,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保持心情平和,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情绪病的发生率,更是养生的重要前提!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本文来源:金兰中医学社,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