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看病情况,分级诊疗的推出,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留住患者在家门口就医,缓解大医院的“看病难”。
近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主办“声音·责任”2016“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医界代表们就针对“伤医即入刑”、“设立医师节”、“分级诊疗”和“住院医师规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对于分级诊疗中的基层医疗水平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指出,“我们老是批评基层医疗水平不够,我不认为基层医疗需要5+3多高的水平。但是我们希望博士生进去最好了,但是目前仍旧实现不了。”
霍勇补充说道,按理说我不认为基层医疗要达到什么的水平,关键不是基层医疗水平差,而是我们没有优质人才去基层医疗工作,那么基层医疗要做出什么结果呢?这个我们没有说清楚,基层医疗是我们供给方最主要的问题。
“按照分级诊疗整体的要求,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如果按人群划分,30多50万人口一定有1、2个中心医院,患者第一步是到村、县、乡就诊。”霍勇指出,基于这个划分,县医院一般属于二级医院,那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水平较高的三甲医院,可以主要进行疑难杂症的诊治。
霍勇认为,在分级诊疗顶层设计方面,政府对自己的职能定位还不够精准。例如,常说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但小病大病谁说了算?分级诊疗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要考虑患者的主客观需求。每一种疾病到达什么样的客观程度,需要上转,这需要明确,需要政府明晰。
想要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锋指出,其实就需要非常重视对全国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她指出,“美国的领土面积比中国大一些,但是美国人基本上在当地看病,也没有找黄牛挂号,这是匀制化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规培的问题。规培非常的重要,它保证我们千秋万代所有的病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
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标签阅读: 2016全国两会,分级诊疗,基层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