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为AI医疗摇旗呐喊的队伍中还只见AI(专家)没有医疗(医生),而到了2017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为智能医疗站台背书。
近日,腾讯发表了其首款人工智能产品——腾讯觅影,在发布会当天,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出席并发表了演讲。“在某些学科中,人工智能可以真真正正辅助医院,但完全取代是不可能的。”他讲到。
腾讯发布的腾讯觅影包括6款产品,其中最为成熟乃为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该系统是由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腾讯AI Lab等共同打造而成。据悉,其实验室准确率已达90%,现已进入临床前实验阶段。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依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组建而成的。广东组建食管癌研究所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在于搭建科研教育平台,在全省范围建立完善的食管癌数据库,开展高发地区人群的防治干预。傅剑华教授为研究所所长。傅剑华说道,“AI在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食管内镜的智能图像识别,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创。”
对此,该项目的医学负责人、中山大学主治医师罗孔嘉表示,“(食管)内镜拍摄非常困难,而打造一个AI系统需要非常大的数量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找腾讯的原因,我们发现原来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级的资料,也可以做成这件事,这是腾讯带给我们的全新尝试。”
据傅剑华介绍,该系统打造过程由三个团队合力完成:
其中,医生团队有19人,在医疗单位中征集内镜图片,拿到去敏感化的图片。“如何判断到底是炎症、癌症还是其他良性病变呢?”靠病理诊断确定,之后倒退,其是癌症、炎症或是其他病变。“我们收集了6万多张图片,其中,有病理诊断的有2万多张,对其进行模拟训练。”同时,“病变分类越详细、越准确,之后的AI系统达到的效果越理想。”
其次是人工智能团队,“实际上很关键,他们掌握技术,我们看重腾讯核心的图像识别和计算机能力技术”,基于医生提供的技术,后者提供算法识别哪些是癌症、哪些是炎症等。
最后是产品团队。
由于医学要求的严谨性,产品的验证也要分为2步,基于2万多病理诊断图片训练出AI系统之后,首先验证其训练的准确率有多高,这是训练级的准确率;而更关键的在于后续工作,即来一个病人之后,用该系统去验证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病变,“如果它的准确率仍然可以达到95%,我想我们就成功了。”傅剑华称道。
演讲结束后,傅剑华与中山医院的主治医师罗孔嘉接受了雷锋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以下是对话实录:
问:AI识别食管癌内镜图片是首创,为什么这么难呢?
罗孔嘉:AI跟医学结合并非是首次,为什么内镜很少结合在一起?基于几个原因:
第一,内镜拍摄非常困难,而打造一个AI系统需要非常大的数量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找腾讯的原因,我们发现原来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级的资料,也可以做成这件事,这是腾讯给我们的全新尝试。
第二,这件事情别人确实做不到。目前业内的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只能筛查CT上有无病灶、有无异常,这是有/无的诊断。我们和腾讯合作的项目做的是性质诊断,比有/无有更级别的诊断程度。而要在食管内镜图片中找出抓出最严重的食管癌,其中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前期合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医学语言转化成计算机语言。
我们这个产品还会不停的更新,互联网思维就体现在这里,首先有一个实体,一个落脚点,还有一个生态环境,之后不停更新、升级,越做越好,这就需要我们两家共同的努力完成。
问:落地应用状况如何?
罗孔嘉:我们统计过数据,基于训练数据集,人工智能系统的诊断率已经高达95%以上了,这是非常好的效果。医学类的产品需要非常严谨,我们希望进一步铺到真实的世界,验证到底是否能帮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和诊断正确率,现在已经设立了一个工作站,同时南山医院已经落地试应用了。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我们要随访这批病例,看看到底能不能真实帮助我们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在前期预实验中,效果已经达95%以上了。
问:食管癌内镜早筛在医院应用场景是怎么样的?
傅剑华:早期食管癌的筛查在医院里应用不是最多的,我国的癌症早诊早治实验场地有100多个,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我们的这个项目与此是契合的。
大家知道早期食管癌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症状,影像学上也很难诊断,如今,发现早期的食管癌主要靠早期胃镜。其实除胃镜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段,X光、CT等,但这对于癌症诊断没有用,还是靠胃镜,但胃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很大,但无痛胃镜花钱多。所以我们要做食管癌早筛,早诊早治,我们可能还要结合其他一些医学手段,让这些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
为什么我们对早诊早治这么重视?大家都知道早期癌症好治,中晚期不好治,而且对于食管癌来说,早期癌不但治疗效果好,治完了以后,生活质量也好,到了中期或晚期要开大刀的时候,破坏性都是非常大的,这种手术并发症也多,费用也高,病人手术以后生活质量也低。所以早诊早治对于我们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提高癌症的治愈率,特别是对于食管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重要的。
问: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具体会在医生工作的哪一步会用到呢?
傅剑华:实际上,我们开发这样一个AI系统,它最大的价值在什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诊断的效率。
刚才我们说的,对于内镜的图像识别,可能有上百种病变,但是到底哪一种是癌变,对于一个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内镜医生来说,很难确定。但如果我们开发了这个智能内镜图象识别系统,基于此,基本可以达到诊断水水平同质化,AI软件准确率越高,诊断率也越高,同时通过计算机,也会提升医生的效率。
标签阅读: 食管癌,系统,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