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那篇著名论文正式撤稿,但是围绕这件事情的议论和反思,显然还会继续下去。
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此前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的学术造假事件。但这两起事件的最大不同在于,小保方晴子论文中的关键实验结果图曾被人为修改,而目前无人指出韩春雨论文的图片存在“PS”痕迹。
这是性质上的根本不同,但也让韩春雨实验结果不可重现的真实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令人扫兴的事实是,科研成果难以重复的现象,在学术圈并非鲜见。2012年,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安进公司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试着重复癌症研究领域53篇“里程碑式进展”论文的研究结果,有47篇的结果无法再现。特别在生物学领域,由于生命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实验结果的主客观因素更是多如牛毛,难以全部避免。
然而,可重复性终究是科研活动的生命。科学家毕生的工作,就是为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具体问题,找到一个普适性的答案,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不可重复的结果,就是不能走出“娘家”实验室,不能兑现价值的成果。
韩春雨这篇论文的撤稿,固然是“发表后同行审议的胜利”,但这场胜利,是有一定偶然性的。首先这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如果成果靠谱,将给众多科研工作者带来一个空前好用的基因编辑工具,技术的革新甚至有可能带动整个学科的迅猛发展。正因如此,这篇论文甫一发表,就引起了来自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其次,有科研人员指出,该论文中涉及的实验并不复杂,在材料和实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周内就能完成一次全操作。这也引来国内外众多实验室纷纷加入重复验证的大军。当然,金钱、头衔、荣誉,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也都在为这场“真伪之争”推波助澜。
然而,在烈火烹油的“韩春雨事件”背后,又有多少不可重复的论文安然躺在期刊中,被学习、被引用、被作为下游研究的起点和依据?
导致学术论文不能被重复的高危因素很多。一些高校和机构中常见的工作模式是,学术带头人只负责提供指导和把握方向,并不亲自着手实验操作。大量科技论文虽然挂着知名科学家的名头,但主要还是课题组里博士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如果部分研究生存在客观上的经验能力不足,甚至主观上的投机取巧,就会给论文的真实正确性埋下隐患。
其次,数据造假也可以以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大量重复样本实验,然后在其中挑取“合意”的数据。对于那些样本制备过程复杂、实验周期较长的研究,由于很少有人去重复全过程的实验,因此更难被发现。
此外,不易察觉的仪器故障、样品污染、试剂质量问题,甚至更加隐蔽的实验区域气溶胶污染……都在论文中埋下了一颗颗不定时***。遗憾的是,重复实验没有经费支持,又大多不能形成新的论文,很少有人愿意承担“雷锋”的角色,去费时、费力、费钱地做这种扫雷工作。
随着政府、社会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科学家凭借优异的工作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奖励,各领域的“天价论文”也陆续出现。人们在乐见其成之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如何在科研体系内,尽可能减少学术论文有意造假和无意出错的高危因素,让不可重复的隐患论文越来越少,让实至名归的成果越来越多。
标签阅读: 高危